平氏浸膏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4年11月入选,项目保护单位为长春市九台区正泰中医药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现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人,吴淑琴、刘宸隆。
历史渊源
平氏家族历代为医,传统医技精湛,尤以擅治肺瘤、肝瘤等各种肿瘤(中医称“积证”)、肺科(呼吸系统疾病)、痨病(结核病)、骨病而著称,久负盛名,享誉国内外。祖上曾有奉喻为皇族诊病疗疾之经历,因医术精湛,效如捊鼓而得赏赐。
平氏医家祖上由浙江迁山东,赴辽宁,至吉林,现主要分布在长春市。
《平氏浸膏制作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家谱散失,仅能追溯到于今上数六代宗祖平顺德,医事历程距今已逾300年。
提取方法制备药剂历史悠久,平氏浸膏是这一传统方式制药中的杰出代表之一。“鸡鸣丑时制药法”是平氏医家独创,独具特色,独门秘传历代沿袭的制药技法。
保护传承现状
2014年“平氏浸膏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7年吉林省文化厅批准成立《平氏浸膏制作技艺传习所》,2020年被长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认定为长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经营)性保护基地。
平氏医家历代传承疗疾用药以“浸膏剂”见长,故民间习惯以“平氏浸膏”称谓,实乃是对平氏治疗各类疾病积累的医术、用药、制剂技法精华之总称。因医术实用,药剂管用,百姓信赖而得口碑。
平氏医家,薪火相传,第七代代表性传承人吴淑琴和传承群体成员刘洪吉、刘兰香、刘宸隆中医师在全面继承深入研究,临床应用中使平氏医技连续发扬光大,诊病疗疾,屡获卓效,声名远播。治愈的病例遍及国内和西班牙、韩国、朝鲜、俄罗斯等国外地区。业绩曾经《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大公报》、《健康报》、西班牙《巴赛罗那日报》、美国《世界日报》、《星岛日报》、广播电台、央视等多家国内外新闻媒体报道。
以“平氏消积浸膏”为根据,创新开发研制的抗肺癌新药“肺积消”于2004年1月7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05年5月13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批号。受理号:X0406357;批准文号2205L01605。创新开发研制的治疗肺科(呼吸系统)疾病新药“肺得润”系列浸膏于2004年7月21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在抗击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的紧急时刻,《平氏浸膏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淑琴、刘宸隆于2020年之初连续向武汉方面无偿捐助三批“肺得润2号”浸膏,取得良好效果,受益者无一例感染,受到武汉政府疫情防控指挥部荣誉表彰。
2017年1月为了使这项古老珍贵的遗产技艺得到更好地保护与传承经省文化厅批准成立平氏浸膏制作技艺传习所。
传习所占地面积180平,设有展示区、研习室、试验室、办公室、电子室等多个功能区域。传习所现有省级传承人2名,项目工作人员6人,学徒21人。
2017年传习所成立至今,传习所共召开培训学习班二次,公开招收学员50余人,举办讲座二十余场,听众达万余人,修复传统器具四十七件。编辑并出版《图说平氏浸膏》一书。
主要特色
1、重医德 2、守古法 3、求疗效
平氏医家历代遵从“药王”孙思邈“大医精诚”之告诫。牢记:“诚实做人,忠厚为医。修仁德乃传家之正道,执医业为济世而精勤,诊脉论病莫分贫贱富贵,遣方调药必择道地上品”的祖训,悬壶应诊,立业于世。蕴含着浓厚的传统民族文化色彩、哲理与科学智慧的“鸡鸣丑时制药法”是平氏一族独创,独具特色的历代传承沿袭的精良制药技法,至今保持不改本色,使制剂药物最大程度维系生物活性有效成份,从而保证制剂精纯,效力彰显,成为中医古法制剂的杰出代表之一。数百年间,平氏医家传人始终坚持中医药文化自信,四诊八纲辩证,拟方择药调治,必遵从古法传统医技,严守中医之道,务求实效,始终坚持以中华医药为主线这一学术特色、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