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作为区域文化中心,对非遗的传承、保护、创新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构建地方院校非遗文化传承体系,是大学文化构建的根基,也是增强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搜集整理中国的非遗,并做好弘扬和传承工作,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欣赏文化多样性,发现非遗中凝结的民族文化密码
非遗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合称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所称的“非遗”,指被各社区、群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作为非遗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及传统手工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所称的“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和其他非遗。目前,中国有40多项非遗项目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非遗名录。
教育在非遗保护中扮演关键角色。非遗能够为教育项目提供相关的背景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的相关性和质量,改善学习成果。在教育中融入非遗,有助于人们接受并欣赏文化的多样性,了解文化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提升教育的相关性。
地方院校作为区域文化中心,对非遗的传承、保护、创新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构建地方院校非遗文化传承体系,是大学文化构建的根基,也是增强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以非遗传承创新为抓手,积极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文化和学生实践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对于提高大学文化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高校内涵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坚持非遗与美育、思政教育结合,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非遗传承保护融入大学生艺术实践教育体系建设,构建“非遗文化传承与美育、思政教育三结合,产学研用一体化保障”服务非遗文化传承的实践教育体系,将区域性非遗传承体系构建与非遗艺术人才培养体系有机统筹,推动区域性非遗传承、保护和创造性转化的深度融合,引导新时代大学生从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把其中蕴含的崇高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充分融入立德树人各个环节。在艺术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将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理解遗产核心价值的新时代遗产保护人才。要依据开设的专业及学生特点,确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总体教学目标和框架,充分吸收包括非遗文化、市场调研与商业运营、传承与发展等内容在内的非遗项目作为课程重要素材,重点打造一批非遗精品课程;要将非遗传承与美育、红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融为一体,举办非遗进校园展览与展示活动,鼓励学生将原创意识与创新思维融入课程和活动,赋予其新的艺术内涵。
通过实践,实现非遗文化艺术与大学美育教学相结合,丰富非遗课程和美育课程的思政元素,推动非遗传承团队、美育教学团队、课程思政团队三方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不断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程度,着力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传承保护非遗文化的自觉。
坚持多维交叉融合联动,丰富大学文化建设内涵
2020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探索文化自信在高校中的路径是新时代青年工作和大学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必须从多维度出发,坚持以挖掘本地非遗资源为重点,着眼于创新性、原真性、活态化的“原境重构”,积极搭建高校与非遗传承人、非遗传承密切结合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着力解决非遗传承保护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努力培养一批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素养、能传承保护非遗文化的重要力量。
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要充分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将挖掘本土历史优秀文化资源、推动非遗保护开发与优化非遗艺术人才培育机制有机联动。一是深度挖掘校地联动。要坚持非遗地市联动发展模式,围绕墙绘、戏曲、民俗、建筑等方面深度参与地方特色非遗的挖掘工作,以非遗促发展,以非遗兴教育。二是明确方向促进学科专业联动。整合艺术理论、音乐、舞蹈、美术、艺术设计、书法、影视与戏刷等多学科,形成联动机制,在非遗的传承教育中走出新路。三是内容开发促进资源联动。结合区域“原真性”非遗资源,开设非遗文化艺术专项课程,开发大、中、小学一体化的非遗教材。四是课堂开放促进渠道联动。建设非遗文化传承理论小课堂、基地大课堂,在教学内容中将理论知识与活态化技能、技艺培养相结合,让传承人走进课堂,将学生带进传承地。开设非遗文化艺术课程网络云课堂,在教学手段上将新技术“原境重构”展示与活态化的现场演练相结合,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处于活态化、原真性的非遗魅力。五是师资共享促进讲台、赛台、舞台一体联动。推行不同学科背景教师走课、观摩、体验等系列行动,在艺术门类相关二级院系开设非遗艺术类专项课程,搭设非遗美术画展、中国锣鼓演出进入音乐会等各类舞台。通过与非遗传承人共建工作室、聘任课程指导教师、共建非遗保护实践基地、设立共创保护项目等形式,将非遗传承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六是社会服务促进项目联动。通过举办非遗传承人研培项目,为立志从事非遗开发保护或相关行业产业的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创新创业机会,积极为非遗保护积蓄力量,开拓多种途径,丰富大学文化建设内涵。
保障非遗传承创新,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促进非遗传承进校园,讲好中国故事,探寻适合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探索和实现路径,着力提高大学文化建设质量,是地方高校的重要任务。
非遗传承的主要目标,是要继承非遗的核心基因,保持非遗项目的原真性和活态传承,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升华。高校应从基地平台建设、团队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教学科研力量建设,结合学科建设和“新文科”建设推动非遗传承保护专业化可持续开展,着力解决实践中非遗机械性、表征性继承的问题,促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是以教学为基础,巩固基础非遗文化艺术理论知识,建设非遗博物馆。二是以科研为抓手,在巩固教学知识和非遗艺术文化技能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三是推进合作服务,与科研院所、产业基地、文旅部门等合作成立非遗产业研发基地,探索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
把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加强非遗保护校地合作、探索非遗文化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激发对非遗研究的联动创新,讲好非遗故事,弘扬非遗文化,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力度,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让文化自信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力量。
作者:韩晓莉,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
《中国教育报》2023年05月18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