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网站首页
  • 相关机构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 项目名录
  • 项目聚焦
  • 风云人物
  • 会议展览
  • 人才培养
  • 影像展
  • 3D展厅
  • 中医药委员会
  • 中国非遗保护二十年——​为国际非遗保护工作贡献“中国方案”

    发布时间: 2024-11-07 10:49 来源: 中国文化报

    非遗不仅是时间长河中代代相传的人类智慧结晶,也是连接民族历史与未来的文化之桥。2004年,中国被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非遗公约》),今年是中国作为缔约国在国家一级开展非遗保护行动20周年。20年来,中国非遗保护与传承科学有序,硕果累累。

    为纪念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20周年,近日,“中国非遗保护20年:成就、挑战与展望”学术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与会者围绕“非遗内外:现代化进程中的非遗保护”“生态与传承:非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跨界与融合:非遗保护中的类别与媒介”等六大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探讨非遗保护带给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与模式以及非遗学科与民俗学的关系等。

    通过举办本次学术论坛,专家学者对过去20年非遗保护工作成就进行全面回顾与深刻总结,并对未来非遗事业发展方向进行积极探索与前瞻布局,为推进非遗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与建议。

    20年间,“非遗”不仅从陌生的外来概念转变为民众熟知的文化语汇,其保护工作更成为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的社会实践,并与国家重大战略紧密融合。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相关负责人系统梳理并总结了自加入《非遗公约》以来中国非遗保护实践取得的重要成绩。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特点,中国建立了非遗传承人保护制度,设立文化保护区,实现了从单个非遗项目的保护扩展到对非遗生存空间及文化生态的保护,不仅扩大了非遗保护范围,更深化了保护理念。同时,发挥非遗工坊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促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我国的非遗保护实践是《非遗公约》精神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过程,已基本形成了一套既与国际衔接又符合中国国情并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体系。”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将非遗视为一个生命体。刘魁立认为,非遗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当下的实践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回顾我国非遗保护实践和传承实践的总体成就,20年来,整个社会学会了以结构和解构的方法来认识非遗,通过非遗更加了解和尊重人类的创造力,并对非遗保护对象的情感内涵有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认识。”刘魁立说。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林继富认为,20年来形成的非遗保护中国经验,突出强调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的实践路径,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情感表达和文化认同。例如,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将不同地区与民族的茶文化持有者认定为中国茶文化的传习者,茶作为各民族共创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在彼此共识行动中得以深化,在对传统制茶技艺的保护工作中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与归属感。广东醒狮通过影视、文创等多元传播方式,将具有地域性的南狮形象延伸为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符号,并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进程中持续提供认同感与凝聚力。

    面向未来,新时期民族互嵌结构与互惠发展路径,使非遗在共创共享和共情中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中华民族共有的符号将在非遗保护过程中被进一步凝聚和凸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身份归属得以持续加强。”林继富说。(记者 于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
    联系电话:010-68868488
    京ICP备20210048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513号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