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网站首页
  • 相关机构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 项目名录
  • 项目聚焦
  • 风云人物
  • 会议展览
  • 人才培养
  • 影像展
  • 3D展厅
  • 中医药委员会
  • 江苏:监督执法助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5-01-15 10:52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江苏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以保障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宗旨,中医药监督执法能力不断提升,成效逐步显现。

    强化组织保障,推进中医药监督执法能力提升

    江苏高度重视中医药监督执法工作,通过建章立制、政策保障、强化培训、项目研究等方式,积极探索提炼中医药监督执法江苏经验。一是强化政策保障。落实国家关于“放管服”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要求,出台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首违轻微不罚、全过程执法记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每年安排30万元中医药监督专项经费,用于依法执业培训、专项检查、案例评查等工作。自2022年起,每年安排200万元智慧监管专项经费,积极助力全省中医药监督执法工作开展。二是健全执法体系。在省级卫生监督机构专门设置中医服务监督处,各市县卫生监督机构均承担中医药监督执法工作,形成了省级统筹协调、市级牵头落实、县区专人负责三级联动的中医药监督执法体系。目前全省从事中医药监督执法工作共986人、专兼职协管人员5966人。三是创新培训模式。依托卫生监督机构和三甲中医院建成4个省级中医药监督执法实训基地,制定实训模块12个、VR教学模块2个,打造沉浸式、实战化“江苏实训”品牌。四是培育专业人才。通过案例交流互评、办案能手选拔、项目课题研究等方式,加强中医药监督执法人才队伍专业骨干培养。

    创新监管模式,推进中医药监督执法效能提升

    全面探索“五大监管”实施路径,助推监督执法工作提质增效,营造优质的中医药营商环境和法治环境。一是推进数字监管。建设“省中医药服务智慧管理系统”,省、市、县级中医医院和基层中医馆全上线,实现医疗质量管理、等级医院评审等9大模块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一网共享,切实提升数字化治理效能。二是推进信用监管。加强卫生健康信用体系建设,出台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和系列本省地方标准,推行信用承诺、信用报告、信息归集、信用评价、信用修复,并将信用等级与“双随机”抽查相结合,开展差异化监管、联合奖惩,推动“信易+医”场景应用。三是推进非现场监管。出台本省地方标准《卫生健康非现场执法工作规范》,应用在线监测监控、智能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预警、远程视频执法等手段,辅助完成行政执法活动。四是推进同质化监管。建立省、市级中医质控中心联动、各中医医疗机构参与的质控网络体系,开展医疗质量监测、预警、分析、反馈、评估,并定期发布监测报告。

    坚持长效管理,推进中医药监督执法机制建立

    强化监管与服务相结合,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和培训指导工作机制。一是开展常态化管理。将“双随机”抽查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连续8年开展全省中医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专项检查,通过机构自查、市县检查、省级抽查、督促整改等方式,形成管理闭环。二是推进专项化检查。紧扣本省中医药监督工作重点,开展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中医诊所、中医(专长)医师、中药饮片“大处方”等专项检查,持续规范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行为。三是注重协同化监管。联合市场监管、医保、药监、公安等部门,在中医养生保健、医疗美容、医疗广告、医保基金使用等方面加强部门联动、线索共享、联合处置。四是抓实系统化培训。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连续8年举办全省二级以上中医医院依法执业暨医疗质量管理培训班、全省中医药监督员培训班,全面提升中医医院依法执业能力和监督队伍执法能力。已累计培训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约6000人次、中医药监督执法人员约4000人次。(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供稿)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
    联系电话:010-68868488
    京ICP备20210048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513号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