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近年来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图为近日,在瑞士日内瓦举办的“中医药走进万国宫”活动中,现场嘉宾在听取针灸介绍。 新华社记者 连漪 摄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澳门科技大学时强调,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件大事。要把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新征程上,坚持守正创新、传承发展,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动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发展,一定能让这一瑰宝不断焕发新光彩,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贡献。
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中医药发祥于中华大地,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蕴含了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对全人类健康和世界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医药发展的历史脉络,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重要体现。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医药在学术道统、理论体系和经验技术等方面,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为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战国至秦汉时期,产生了《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医籍,中医药理法方药体系逐渐形成、基本学术范式逐步建立。晋唐时期,出现了以荟萃临证方药为主要内容的专科著作。宋元时期,医家著作中进一步加强了理论探讨,呈现出专病化、专题化的倾向。明清时期,随着温病学说的出现,中医药学术范式走向成熟和完善。
中医药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势,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辉光日新。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从理论发展看,中医药始终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突破。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世界上首次对药用植物进行了科学分类,依自然属性,按照“物以类聚、目随纲举”的原则,建立起先进的药物分类体系。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述的生物学中遗传变异学说,开始具备生物进化的观点。从诊疗方法看,中医药取得了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黄帝内经》中记载的用腹腔穿刺放腹水,是世界医学史上关于此法的最早记录。晋代《肘后备急方》记载了利用狂犬脑浆防治狂犬病的方法,被视为免疫疗法的先驱。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受到该书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方法的启发,用低沸点溶剂成功提取出青蒿素。
不同民族医药各具风格特色,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文化在彼此交流、不断融汇的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医药体系的相互吸收、融合。在我国,除汉族外,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也都拥有各自的民族医药。各民族医药虽各具风格特色,但受中华文明影响,具有许多共性,比如都讲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致力于善济众生、惠民利民。在交往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医药交融互鉴,逐渐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格局。比如,藏医药代表著作《四部医典》,吸收了汉族医药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望闻问切四诊法等内容。各民族医药在相互学习中不断提高,在交往交流中融合发展,形成了中医药多元一体的形态和格局。
中医药对不同文化的吸纳转化,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开放包容。中医药在发展过程中,借鉴了《周易》等典籍中的哲学体系,吸收了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发展形成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价值理念。一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纳转化,极大推动了中医药发展。另一方面,对外来医药文化的包容借鉴,则为中医药的丰富和拓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秦汉以后,随着丝绸之路开通,印度、波斯、阿拉伯等外来医学的传入,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药学。宋元时期,从高丽、东南亚等地输入了大量药材,这些都被吸纳成为中药资源,丰富了中医药宝库。
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传统医药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需要代代守护、传承精华,也需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十分重视、十分关心,围绕中医药事业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向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致贺信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始终坚持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并重,推动中西医药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传统医药发展之路”,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推动健康服务能力提升。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截至2023年底,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9.3万个,提供中医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占同类机构的99.6%,中医药卫生人员总数104.5万人,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可及性明显增强。中医药防病治病独特优势和作用充分彰显,特别是在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全方位深度参与,筛选出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有效方药,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中医药受到越来越多人重视和喜爱,正在以更加时代化、大众化、新颖化的方式融入和服务群众的日常生活。
夯实事业发展的人才基础。目前,中医药领域建设了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中医类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6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40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等。深入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推出一批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建设一批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临床教学基地以及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等人才培养平台。今年7月印发《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利用数字技术收集、整理、挖掘名老中医诊疗过程和经验,形成数字化传承平台,提升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和临床人才培养效率;推进中医药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中医药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平台建设、数字化临床基地和智慧教学环境建设等,提升中医药数字化教育水平。
持续扩大国际影响力。近年来,中医药走向世界步伐逐步加快。中医药文化传播愈发广泛,已经传播至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与40余个外国政府、地区主管机构和国际组织签订了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中医药内容被纳入16个自由贸易协定,中医药已经成为我国与其他国家及地区开展合作的重要领域。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一百多个成员国认可针灸等中医药诊疗方式,许多成员国还制定了传统医学相关法律法规。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有182个中医药类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医针灸”“藏医药浴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中医药“走出去”取得了积极成效。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从“团结中西医”到“中西医并重”,不断增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能力,有力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康复、重大疫情防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新征程上,我们要牢记嘱托,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部署,把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坚持自信自强,深入发掘宝库中的精华。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深入阐释中医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释放中医药价值。加强古典医籍研究和利用,实施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编纂出版《中华医藏》,建立国家中医药古籍和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加大对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力度,推动出台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保护名录和保护制度。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使中医药成为群众的文化自觉。
坚持守正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深化中医原创理论、中药作用机理等重大科学问题研究,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加快促进中医药与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中医药和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建设数字中医药。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发挥中西医协同优势,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传承,实现数字化、影像化记录。深入开展基于古代经典名方、名老中医经验方、有效成分或组分等的中药新药研发。完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注重培养中青年骨干人才和传承人。
坚持开放包容,更好造福人类。要积极参与全球卫生健康治理,推进中医药参与重大传染病防控国际合作,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推动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积极参与国际传统医学相关规则制定。深化中医药产学研用国际交流与合作,打造中医药文化名片,促进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为世界贡献更多蕴含中国智慧的中国医药、中国处方。(中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