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网站首页
  • 相关机构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 项目名录
  • 项目聚焦
  • 风云人物
  • 会议展览
  • 人才培养
  • 影像展
  • 3D展厅
  • 中医药委员会
  • 西藏:聚焦“医、药、文、产”推动藏医药发展

    发布时间: 2025-01-16 10:37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坚持以“医”为本、以“药”为基、以“文”为根、以“产”为媒,聚焦破解难点堵点,着力推动藏医药高质量发展。

    以“医”为本,构建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

    一是加快打造高水平藏医医院集群。推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藏医)创建工作,全国首个少数民族医“国家中医医学中心(藏医)”在自治区藏医院揭牌成立。高标准建设自治区级藏医区域医疗中心和2家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

    二是加快补齐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实施县级藏医医院能力提升项目,二级以上藏医医院“治未病”科室及藏医电子病历已全覆盖;对56个藏医馆进行提档升级,实现社区、乡镇藏医药服务全覆盖。全区藏医医疗机构增至57家。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出台加强新时代藏医药人才工作实施方案,联合五省区修订《全国藏医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已构建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藏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以“药”为基,努力提升藏医药科技创新能力

    一是努力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自治区藏医院建成全国首家少数民族医临床研究基地,建立4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以创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藏医)为抓手,做大做强西藏自治区藏医药研究院,探索筹建“环喜马拉雅”藏医药研究中心,努力打造国际化、开放式、世界一流的藏医药研究平台。

    二是持续推进标准化建设。完善藏医药标准化省际协作平台,联合五省区成立藏医药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并在拉萨召开首届联席会议;自治区牵头制定的《藏医疾病分类与代码》成功入选国家标准计划项目;《藏药浴处方药材标准》等6项药浴标准和《藏药熏蒸浴操作标准》等8项熏蒸标准已通过专家论证。

    三是持续推进藏医药康体瘦身项目研究。围绕药物研制、外治开发、饮食调节和行为指导等内容,推动实施7项科研课题。

    以“文”为根,全面加强藏医药文化建设和对外交流

    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藏医药浴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四部医典》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收集整理300余部古籍文献和10万余份名老藏医处方,遴选、研究34个藏医药经典名方。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成功举办“环喜马拉雅”国际合作论坛传统医学圆桌会议;在拉萨举办首届《四部医典》国际学术交流会;促成自治区藏医院与蒙古国曼巴扎仓传统医院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藏医药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以“产”为媒,全面加强医教研产协同发展

    西藏将藏医药产业发展纳入自治区九大特色产业之一,建立多部门联合组成的工作机制;新一轮机构改革时在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三定方案”中明确藏医药产业发展工作职责,藏医药产业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全国首个藏医专用器械“一次性使用藏医放血包”研发上市,自治区藏医药研究院与企业共同研制的“藏医头部热疗仪”获得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藏医药与文化、旅游、康养等深度融合,与文旅部门联合开发“藏医药甘露健康之旅”康养旅游产品。出台医保支持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文件,全区医保药品目录中藏药品种达1769个。目前,全区藏医药产业基本形成医疗、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的格局。(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供稿)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
    联系电话:010-68868488
    京ICP备20210048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513号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