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始终坚守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初心,将基层中医药工作作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动,积极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政策领航,筑牢发展根基
山西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把基层中医药工作纳入全省卫生健康事业核心战略布局。2020年《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实施方案》落地,高规格、多部门协同统筹推进中医药振兴。在“十四五”期间,多部门联合推出建设中医药强省的七大工程,涵盖政策、人才、服务体系、文化等关键领域,为基层中医药绘就清晰蓝图。
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成为有力抓手,省级财政立项补助,激发各地创建热情。精准定位重点与难点,多方协作、资源整合,形成了省、县、乡联动格局,为基层中医药筑牢根基、提供动力。当前,全省创建1个全国示范市、37个示范县以及80多个省级先进单位,“十四五”朝着1~2个示范市、40个示范县目标迈进。
资金投入上,除力争中央转移支付外,省级每年专项安排7000万至1亿元用于中医药强省建设,半数精准投往基层。如基层中医馆建设项目,靠省级补贴提前一年实现全省1300余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
人才赋能,锻造中坚力量
发展师承教育壮大队伍,2021年起布局县级中医师承教育基地,开启高年资中医师带徒项目,选拔中医爱好者尤其是非医人员,传承中医技艺,遏制人才外流。省级大力推广师承教育项目,设基层传承工作室,鼓励市县开展名中医表彰,符合条件可申报省级基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并获经费支持,现已实现县级中医院基层传承工作室项目全覆盖。
近两年,“百名医师传帮带,千乡(镇)万村兴中医”培训活动为基层人才培养添活力。山西省中医院选派190名师资与2518名基层骨干结对帮扶,覆盖乡村医生近2万人,通过特色技术培训与实践传承,基层医务人员借此提升业务能力,一支技术精湛、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梯队逐步成型,为基层中医药优化提供智力支撑。
服务创新,彰显特色魅力
山西聚焦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内涵品质,以特色专科与创新服务破局,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专科建设精研深耕,“十二五”启动省级重点专科创建,截至2022年底县级中医院省级重点专科达120个,2023年推进省级优势专科建设计划,扶持50个县级专科。依各地疾病、文化、资源特色精准定位,申请专项资金更新设备、培育人才,开展“千方百剂”研发中药制剂,推进康复科建设,实现二级及以上中医院康复科全覆盖。
聚力打造灸疗典范,开展灸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助力93个县级中医院灸疗科建设。办培训班、研讨会培养人才,让灸疗技艺焕发光彩,群众受益良多。如五寨县中医院引入智能艾灸仪、传承特色灸法、探索创新应用,提升服务效果。
文化润心,厚植群众根基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灵魂与源泉。山西省始终致力于深度探寻其丰富内涵,并借助多元形式全力推动中医药文化在基层的广泛播撒与深度扎根。
深耕“娃娃”路线,启迪中医药文化新苗。2022~2024年,省卫生健康委与教育厅携手在66个县大力开展中医药进校园活动,办知识讲座、邀专家拆解知识奥秘,组兴趣小组让学生体验中药炮制,参观博物馆领略文化底蕴,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中医药文化种子。
拓宽“群众”路线,提升中医药文化素养。依“十四五”规划在县域打造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建600个以上知识角,分布于社区、乡镇卫生院、学校等地。用精美展板、手册、实物展品呈现中医药知识,促进中医药文化在基层社会的广泛普及与深度弘扬。
山西省在基层中医药工作方面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也清醒地认识到,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与不足。未来,山西将继续砥砺前行,勇于创新,加强与兄弟省份的交流合作,共同为基层中医药事业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为实现全民健康的伟大目标贡献山西力量。 (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