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网站首页
  • 相关机构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 项目名录
  • 项目聚焦
  • 风云人物
  • 会议展览
  • 人才培养
  • 影像展
  • 3D展厅
  • 中医药委员会
  • 内蒙古: 锚定能力提升 推动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 2025-01-23 11:56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探索中医药(蒙医药)妇幼融合发展机制

    2024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在全区范围内正式启动妇孺国医“1+M”区域建设模式,由内蒙古自治区与各盟市卫生健康委作为项目领导机构,负责统筹协调,提供政策保障,建立完善的中医药(蒙医药)妇幼融合发展机制和服务体系,结合实际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药研究院作为“1+M”区域建设模式中的“1”单位,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科研立项,并指导项目单位规范化开展项目建设,及时总结并推广成果。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妇幼健康分会和内蒙古中蒙医药高质量发展促进会负责项目的业务指导和评审验收。

    该模式突破了传统框架,首次在中医(蒙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和综合医院全面建设妇孺国医堂,探索中医药(蒙医药)妇幼融合发展机制。2024年首批立项包括中医(蒙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和综合医院在内的17家项目承担单位,并给予其中6家项目单位引导经费支持。项目过程管理规范,项目单位建设积极性高。通过两轮项目验收,目前17家项目单位的妇孺国医堂均已投入运营,各单位在特色专科建设、中医药服务效率、新业务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医疗收入上均有显著提升。项目的开展为内蒙古自治区各类医疗机构的业务增长和服务能力提升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打造自治区中医(蒙医)优势专科诊疗中心

    自2023年5月京蒙协作中医药(蒙医药)医疗倍增计划深入开展以来,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选派10家医疗机构一对一帮扶8家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蒙医)医院,协作共建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蒙医药)临床基础研究中心,分类推进建设专科诊疗中心21个。

    强化政策衔接,全方位构建制度保障体系。京蒙两地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京蒙协作中医药(蒙医药)“医疗倍增计划”推进方案》,建立“小切口大格局”“百人百项”“揭榜挂帅”机制。始终坚持以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重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持续提升工作效率、效益和效果,形成标志性成果、标杆性人物、标准性行动,达到“典型带动、整体推进、全面开花”的效果。

    强化帮扶力量,全领域汇聚协作合力。京蒙协作实施以来,北京专家团队总计出诊次数达到161人次,直接服务患者1473名,成功完成了92台高难度或复杂手术,并引进了33项新的医疗技术。累计派出77名医务人员赴北京各医院进修学习,564人在临床实践中跟师学习,组织了91场学术讲座,专家们积极参与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活动,指导内蒙古开展29项科研项目,并与自治区中蒙医药研究院共同启动了3项课题研究,北京中医医院保健门诊及岐黄学者刘清泉名医工作室挂牌并运营。

    强化示范引领,全面推进“医疗倍增计划”。京蒙两地持续用力打造京蒙协作中医药(蒙医药)“医疗倍增计划”,积极借助北京市的优质中医药资源,加快推进内蒙古自治区构建优质高效的中医药(蒙医药)体系。截至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已投入560万元,重点打造8个专科诊疗中心,计划利用3年时间,实现21个帮扶专科诊疗中心全覆盖。开展数字化考核工程,将21个专科诊疗中心纳入“双首倍增健康行动”项目管理信息平台,从专科诊疗能力、技术水平、学术影响力、社会知晓度4个维度定期进行综合考评,实时跟进工作进度。

    中医药(蒙医药)标准化及科技创新稳步推进

    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健康报社邀请,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标准化工作经验在中医药标准化综合知识培训班和2024年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大会上进行交流,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认可。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先后接待了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前来交流蒙医药标准化工作经验。《蒙医病证信息编码规范》地方标准发布实施,立项中医药——肉苁蓉国际标准1项。2024年启动实施蒙医药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分2轮完成63项自治区蒙医药标准化项目结题评审工作,2024年5项蒙医药标准化项目研究工作进展顺利,征集2025年蒙医药标准化项目。

    启动实施中医药(蒙医药)传承发展“创立新质 创造新品”三年行动。立足“五大任务+17项措施”,举办中医药(蒙医药)科研暨成果转化创新能力提升培训班,组建科研课题指导专家组,对2023年立项的课题进行一对一指导,征集确定2024年科研课题91项,积极提升中医(蒙医)医院科研能力水平。(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供稿)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
    联系电话:010-68868488
    京ICP备20210048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513号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