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发挥陕西中医药优势,持续推进与中亚国家中医药合作交流和服务贸易,使“中国医术、中国医生、中国疗效、中国服务”在中亚国家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在共筑“健康丝绸之路”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共建中-哈传统医学中心,推动中医药国际合作
一是积极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涉陕成果。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积极贯彻落实中国-中亚五国外长第二次会晤及中国-中亚峰会关于“推进建设中医药中心”的涉陕成果任务,组织建设中国-哈萨克斯坦传统医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主要开展针灸、推拿、拔罐、穴位贴敷、穴位电刺激、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技术,治疗儿童及成人脑病、疼痛性疾病等常见病。截至2024年11月底,中心已累计接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土耳其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患者1.8万余人次,疗效倍受好评。二是推进中心扩建。为满足中亚患者日益增长的诊疗需求,2024年9月,中心新址开工建设,规划建设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成后,中心将融合中医养生保健、中医临床治疗、中医人才培养、中医技术培训、中医学术交流、中医科研协作、中医设备推广、中医标准制定“八位一体”业务功能,成为立足哈萨克斯坦、面向中亚、辐射全球的国际化、标准化、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中医海外中心。
建强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扩大中医药服务出口范围
一是服务出口额大幅增长。陕西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始终坚持“以针带医、以医带药、以医带培、以医带销、以医带游”的“五带”中医药国际推广策略,促进服务贸易额稳步增长。2023年服务贸易额较上年度增长172.43%。2024年服务贸易总额较上年度增长60.68%。2022年~2024年基地中医药服务出口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二是开展远程国际诊疗。搭建“互联网+中医药”国际智慧医院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国际远程诊疗服务。2024年通过该平台为境外患者提供医疗咨询、会诊200余次。三是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组织基地参加2024中国服务贸易交易会、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等国际性专业展会。筹建陕西中医药服务贸易国际合作联盟,带动中医药机构共同出海,进一步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拓宽中医药交流渠道,创新中医药人才交流方式
一是深化国际学术交流。积极组织省级中医药医疗机构走出去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开展中医药国际医学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与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共同筹建陕西省中医脑病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与吉尔吉斯斯坦萨林别科夫大学初步确定联合开展中医诊疗技术培训的合作意向。二是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组织专家团队赴哈萨克斯坦开展义诊服务6场,服务患者900余人次。赴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中资机构、当地医疗康复机构、残疾患者家庭开展义诊及健康科普讲座等活动10余场,中医药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三是开展中医药国际培训。依托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与哈萨克斯坦传统民间医学专家协会、乌兹别克斯坦国立中等医学及药学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中心联合开展中医药国际培训10余期,累计培养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学员600余人次。
下一步,陕西省将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传统医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合作层次,共同推动传统医学的传承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人民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贡献。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