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网站首页
  • 相关机构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 项目名录
  • 项目聚焦
  • 风云人物
  • 会议展览
  • 人才培养
  • 影像展
  • 3D展厅
  • 中医药委员会
  • 江南时评丨张艾情:让非遗“年轻态” 高校应担起薪火相传的使命

    发布时间: 2023-04-06 10:02 来源: 江南时报

      昆曲、苏绣、云锦织造、雕版印刷、惠山泥人、紫砂陶制作、江苏剪纸……或厚重或轻灵,或热烈或朴拙。江苏是“非遗大省”,坐拥丰富的非遗资源,有非遗项目三千多个。非遗是历史丰厚的馈赠,传承则是时代的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对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至关重要。青年学生作为社会文化传承的未来主力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有着自身特有的群体优势,向全省高校广大学子传承非遗,领略先人的审美智慧、匠人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触摸中华传统文化的根系脉络,用实际行动为非遗艺术灌注“年轻态”,对非遗文创产业创新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今,看非遗表演、买非遗文创、体验非遗乐趣……已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潮流生活新方式。高校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和美育教育基地,高校老师更应成为非遗传播的“点灯人”,打造立体的“沉浸式”的非遗教学空间,让非遗之美融入学生的血脉。

      让学生们深刻感受非遗的力量,还需要从社会实践中得到更多的锻炼。高校应面向校内外开展非遗传播大讲堂,请剪纸、玉雕、苏绣、印染、衍纸、焗艺、泥人和拓印等非遗传承人做老师,让“田野考察拍摄的图片、搜集的资料和民艺实物、研究数据”发挥教育作用,让学生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更能感受到强大的文化震撼力,让文化自信自强真正走入同学们的内心。

      2022年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青岛大学非遗教学团队里,所任教专业连续4年有学生考取清华美院的研究生。清华大学招生办老师说:“录取的学生,不仅在于绘画功底和表现技巧强,更因为他们有深厚的文化功底,非遗的底色,让学生优势凸显。” 在非遗团队老师的指导下,近几年来,学生们捧回了200多项各类大奖。

      扬州大学开学第一课,就是让新生们介绍自己家乡的非遗元素;放假时,要求同学们调研家乡非遗文化。借助非遗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引导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家国情怀和正确的价值观,非遗文化“崇德尚美”的育人理念也入脑入心。

      当然,让非遗文化服务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高校老师在致力于非遗教育的同时,更要形成“教、研、产、创”一体化实践平台,为非遗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成果转化开创新路径。

    《江南时报》2023年4月6日头版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
    联系电话:010-57121216
    京ICP备20210048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513号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