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网站首页
  • 相关机构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 项目名录
  • 项目聚焦
  • 风云人物
  • 会议展览
  • 人才培养
  • 影像展
  • 3D展厅
  • 中医药委员会
  • 王爱琴:加强非遗活化利用 让文化遗产与人间烟火相得益彰

    发布时间: 2022-03-09 14:25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吴银冰)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随着中国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和传承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文旅厅厅长王爱琴表示,非遗是以传承人为重要核心的活态传承,要持续加强活化利用,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更好地实现保护与传承。

    王爱琴:加强非遗活化利用 让文化遗产与人间烟火相得益彰

      新华网:当前,非遗项目向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转化的“开发热”不断升温,如何持续加强非遗活化利用,更好地实现其保护与传承?

      王爱琴: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更好地实现保护与传承。

      非遗是以传承人为重要核心的活态传承,只有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更好地实现保护与传承。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促进非遗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工作融合发展。各级政府要将具有地方特色、适宜普及推广的非遗代表性项目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合理规划和利用现有场馆,在公共文化设施中设立专门区域,用于非遗项目的收藏、展示、传承、传播和研究。

      二是建立对非遗项目的多元化资金扶持体系。在加大政府投入,用好用足财政资金的基础上,积极吸纳非政府组织和社会资金参与非遗保护。鼓励企业及社会力量投入资金,广泛参与非遗保护,“认领”非遗创新孵化项目,尝试和探索将传承人利益捆绑的多元主体开发和绩效管理机制,加大非遗产品的市场流通活力。推动金融机构、专项基金助力非遗,建立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连接两个资源。

      三是推动非遗+旅游+生活深度融合,让非遗产品、非遗活动走进景区,融入百姓生活。以非遗的地方性、原真性、独特性,结合当地有传统优势的工艺美术等,吸引游人,涵养消费群体,助推非遗传承传播,逐渐形成市场力量作用的非遗专业街镇以及各种特色展示空间,从而拉动消费,促进非遗产业化。

    王爱琴:加强非遗活化利用 让文化遗产与人间烟火相得益彰

      新华网:非遗的保护传承还存在创新不足、传承人队伍后继乏力等问题,对此你有哪些可行建议?

      王爱琴:制定具有激励性的人才培养机制,带动和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非遗人才的储备建设中。

      现有传承人队伍中,多数传承人过于依赖传统的传承方式,对当代审美、艺术潮流缺乏敏感与认知,市场意识较弱,创新精神不足,开放度不够,活态传承能力不强。受限于年龄老化、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一些老手艺传承乏人。对于这种现状,我建议:

      一是加大非遗传承后备力量培养力度。通过设立国家或地方奖项对具有卓越贡献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群体)予以奖励,增加保护经费和生活补助,让其安心开展非遗技艺的传帮带。继续实施传承人的研培计划,探索推进非遗与学历教育结合,制定具有激励性的人才培养机制,带动和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非遗人才的储备建设中。

      二是增强数字赋能非遗传播利用。充分利用非遗数字化常态保护实现非遗活化再现,搭建国家和省市县联动的非遗线上平台,实现非遗数字化共享。鼓励互联网企业、各类文化企业建设线上线下联动的非遗体验馆,开发非遗沉浸式体验产品。

      三是强化非遗保护传承利用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73%以上的非遗项目在我国的乡村,非遗是乡村振兴的抓手之一。建议出台扶持政策,发现、重估、修复乡村的文化价值,重建乡村文化。支持成立农民合作社,推广“非遗工坊”“一村一品”等模式,大力扶持传统手工艺加工,农副产品生产,加大对乡村小戏、曲艺等公共文化产品的政府购买力度,巩固脱贫成果,解决乡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等问题。

    王爱琴:加强非遗活化利用 让文化遗产与人间烟火相得益彰

      新华网:戏曲作为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独特的魅力。随着基层戏曲院团发展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非遗保护体系、文化产业扶持体系,戏曲院团焕发了生机活力,你认为应该如何进一步提升基层戏曲院团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王爱琴:戏曲院团要不断改革创新,积极适应当下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变化,主动嫁接市场,向年轻人靠拢,向新的传播方式靠拢。

      我国中西部地区是戏曲资源集萃地,地方特色醇厚、乡土气息浓郁、民族风情浓厚。广大基层戏曲院团扎根人民,贴近生活,深受群众欢迎,演出能力稳步提升,内生活力不断激发,形成了一大批有富有地方特色的品牌。然而,经费不足、人才匮乏、创作力量薄弱、生存空间狭窄等问题仍然存在。对此我有以下几条建议:

      一是从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高度充分认识基层戏曲院团地位作用,加强基层戏曲院团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

      二是加强顶层设计,部门协调(中宣部文化产业发展基金转移支付、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农村农业部乡村振兴、文化和旅游部各类扶持),统筹各级特别是各部委各类年度申报财政扶持性资金,调整结构,增设基层戏曲院团扶持专项。

      三是建立健全省部、省市对口帮扶机制,把服务基层院团纳入国家、省市国有文艺院团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用好“三区”人才政策,引导中直、省市重点剧团,戏曲院校、创作研究机构和基层戏曲院团结对子,培养人才、提高水平。

      四是政府购买服务向基层戏曲院团倾斜。把线上演出纳入惠民演出补贴范畴,推进戏曲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增加演出场次,涵养观众群体,形成演出创作良性循环。

      五是积极推进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支持戏曲表演、创作人员,戏曲院校师生、戏曲名家深入基层戏曲院团,提供服务。

      当然,从院团自身来说,也要不断改革创新,积极适应当下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变化,主动嫁接市场,向年轻人靠拢,向新的传播方式靠拢,努力提高影响力和吸引力。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
    联系电话:010-57121216
    京ICP备20210048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513号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