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中医药医疗救治工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出席发布会,就当前各地迎来重症高峰,中医药如何在救治重症患者过程中发挥作用进行解答。
中医药可降低转重率减少病亡率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针对“防重症”,黄璐琦表示,对于有可能转重的患者,及早进行中医药的干预治疗,可以降低转重率;对于重型、危重型的患者,通过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阻断或减缓重症向危重症的发展,促进重症向轻症的转变,减少病亡率。
黄璐琦介绍,随着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针对重症,各地持续开展医疗救治培训,加强重症救治的力量,各中医医院还积极开展互联网诊疗,缓解接诊压力。同时,统筹使用设施设备和调配医护人员,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效能。在机制上,各地进一步强化重症救治的中西医结合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有团队、有机制、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救治模式,各地救治专家组也进一步充实中医专家的力量,进行重症、危重症的中西医结合救治巡诊指导。
结合临床实践,齐文升表示,阻断病情由轻症转重症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出现一些阴阳两虚的中医症候可以作为中医判断是否会转重的预警指标。此外,中医药在阻断病情转重治疗上,也强调关口前移、早期治疗。齐文升介绍,在临床具体治疗中,中医强调三个治法:一是尽快遏制热毒和湿热毒邪,比如临床上高热持续48小时,可每天吃两剂中药,每2~4个小时服用一次,还可用中药药汤研服安宫牛黄丸进行退烧醒神;二是在临床中重视通腑疗法的使用,中医认为腑气不通肺气就不降,呼吸功能就不会改善,因此调肠治肺或者肺肠同治是阻断病情转重的一个重要措施,临床上如果大便不通超过24小时,可以采用生大黄泡水或者研末灌服通便;三是强调早期扶正,全程扶正,临床上可以用大剂量的人参来扶本固元。总之,如果临床上处理好了邪正虚实的转化关系,防止病邪由表入里,防止逆传或者内陷,就能阻断病情由轻转重。
针对重症患者的治疗,张忠德介绍,中医在重症治疗过程中可解决高热、腹胀、便秘、胸闷、气喘和大汗出等突出症状,在高热患者治疗中,中医采用中药汤剂、中成药、中医外治法、鼻饲、针灸、热敷法等一整套“组合拳”,多频次、多组合使用中药,可在快速降低患者体温的同时,不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针对一些重症患者和危重症患者的疲倦乏力症状,中医可用独参汤,患者服用之后,可有效缓解症状,促进从危重症、重症转为普通型,降低病亡率。
三方面发挥中医作用做好中药供应保障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1月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中医药医疗救治工作有关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对中医药作用发挥和防治准备工作进行了介绍。
黄璐琦介绍,中医药在抗疫“中国方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可以对患者分层干预,当前,流感、感冒、新冠交织在一起,患者对症选择使用中药,居家进行治疗,能有效减轻医疗机构、医疗资源的挤兑风险和压力。二是中医药在治疗中可以发挥独特优势,对于轻型、普通型患者,中医药能缩短病毒清除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缓解临床症状,对于有可能转重的患者,及早进行中医药干预治疗,也可降低转重率。三是在康复阶段,发挥中医药整体调节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咳嗽、乏力、出汗等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黄璐琦表示,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中医药在防治准备工作上,一是做好药的准备,在指导各地做好相关中药储备的同时,印发《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推荐70个中成药供群众居家治疗使用,鼓励各地制定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症状的中药协定处方,允许相关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在医疗机构间调剂使用,千方百计扩大中医药的供给。二是做好医疗方面的准备,迅速扩充中医救治的医疗资源,加强中医医院的发热门诊、急诊、肺病科、ICU等科室的建设,目前全国二级以上中医院都设置了发热门诊,扩容了ICU床位。统筹使用设施设备和调配医护人员,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效能。
同时,立足“供”“需”两端,多措并举做好中药供应保障工作。在“供”的方面,一是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重点中药的保障供应,配合工信部建立医疗物资生产保供的日调度机制,提供了相应需求清单,统一调度重点医疗物资保障品种,摸清产能产量,推动企业稳产达产、扩能增产。二是推动多元化中药产品供给,《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针对不同症状推荐多种可用中成药。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制定防治方案、用药指南和指引,扩大中药选用范围。推动支持中医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加强院内制剂、协定处方的生产供应,加强中药汤剂的使用。三是要求中国中药协会根据国家和各省所制定的防治方案、用药指南和指引,以“保供应、保质量、稳价格”为重点,制定抗疫中药“两保一稳”清单,发布行业自律公约,保证中药的生产。四是密切跟踪中药材市场情况,尤其是抗疫中药材品种的供应和价格情况,利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所取得的成果和所建立起来的方法和技术,科学研判抗疫中药材的蕴藏量,引导中药企业保持合理库存,做好原料储备,保证中药的供应和生产。在“需”的方面,重点围绕着科学用药、儿童用药等当下群众关心的问题,组织专家进行解读,加强用药指导,为老百姓选药、用药提供科学指导。
防治咳嗽“刀片喉” 中医药有妙招
在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的新冠感染中,许多患者出现剧烈咳嗽和喉咙剧痛的表现,把喉咙剧痛形容为“刀片喉”。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表示,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新冠感染后期出现的症状主要是余邪未尽、正气受伤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导致。
齐文升介绍,一些患者咳嗽往往有痰少、色白、质粘,或者伴有咽痒的症状。这是由于痰热未清,肺阴受伤,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遗留咳嗽。临床治疗从两个角度着手,一方面是扶正,养阴润肺;另一方面是祛邪,清热化痰。在中成药选择方面,急支糖浆、养阴清肺丸、杏贝止咳颗粒等都有不错的疗效。
针对“咳嗽持续时间久或者咳嗽加重会不会引发肺炎”这一疑惑,齐文升表示,咳嗽主要是来清理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咳嗽本身不会引起肺炎,如果是肺炎的咳嗽,一定会有持续发热、喘促,大量黄黏痰,以及食欲严重下降。如果出现肺炎咳嗽的症状,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齐文升提醒,家里如果有老人和小孩出现了咳嗽,要观察他们的精神状态,如果老年人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小孩呼吸急促甚至口唇紫绀,需及时送医。
针对“刀片喉”,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表示,早期正确处理,可以减少“刀片喉”症状出现的机率。“刀片喉”在发病病程的3~5天最为明显,从中医来看,“刀片喉”是全身热毒症状减轻以后,热毒聚集到咽喉的一种症状表现,早期规范治疗,通过微微发汗、透热,把热毒透出去,就会减少或减轻这种症状。如果用药不是特别规律、科学,比如只用一点退烧药,发汗、烧退了就不用药了,这样热毒并没有清除,咽喉部的水肿就会加重,疼痛会很明显。所以,在感染早期中医治疗的过程中,可在解表的同时加一些清热解毒利咽的中成药,不仅能退热、缓解全身症状,还可缓解咽喉不适。
对于已经出现的“刀片喉”,刘清泉表示,用利咽止痛、解毒的药物能够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可以使用六神丸、六神胶囊、清咽滴丸、金喉健等口服、局部含服或者喷剂药物;也可以使用针灸治疗,比如针刺少商穴、商阳穴放血。刘清泉提醒,穴位放血要在针灸科医师或者急诊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如果咽喉疼痛非常严重,应及时就医。
中医药“组合拳”助力新冠防治康
面对新冠疫情,许多还没有“阳”的人感到焦虑,怕“阳”来,却不知道如何应对。如何使用中医药来预防感染是不少人关心的问题。
1月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介绍中医药医疗救治工作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建议,作为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同住人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注意保暖,间断通风。因为冬季气候严寒,所以保暖很重要,尤其外出时一定要穿好衣服、戴好帽子,避免头颈部着凉。另外可以每天间断的通风,每次5~10分钟,每日一两次。第二,要做好房间消毒。可以将苍术、艾叶等中药放入锅中,煮沸熏蒸消毒。第三,要适度锻炼。年轻人可以做适当的室内有氧锻炼,老年人可以做太极拳、八段锦等。第四,要注意调理饮食。饮食一定要清淡,不要偏食。第五,要保持平和心态。第六,中药预防行之有效。中药预防主要从调理脾胃、利尿泄火、宣肺升清三个角度着手,可将苍术、陈皮、金银花、白茅根、桑叶这些中药各取少量放在一起做代茶饮服用。
无论是“阳后康复”还是“未阳防病”,自身机体状态对于抵御疾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分治,七分养”,调节饮食,非药物疗法同药物疗法配合,中医药“组合拳”在疾病恢复期同样可以发挥很大作用。
齐文升表示,中医认为新冠感染主要侵犯手太阴肺和足太阴脾,所以新冠感染的临床表现是两类,一个是呼吸系统的症状,另外一个是消化系统的症状。进入恢复期后,如果患者肺脾气虚,功能没有完全恢复,就会出现乏力、气短的症状。如果患者脾虚肝木偏旺,就会失眠。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所以肺脾的功能没有完全恢复,就会遗留味觉嗅觉的障碍,味觉嗅觉障碍与肺脾的功能没有恢复或者早期的肺脾功能受损有关系。恢复期治疗主要针对肺和脾这两个脏器进行调理,临床可选用宣肺、润肺、健脾、化湿相应的方剂,都有不错的疗效。
另外,如果在恢复期调理不当,甚至停药过早,往往会出现一些后遗症状,还可能出现病情反复。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里提到“瘥后劳复”是指疾病好了以后因为某种原因又导致病情反复;明朝吴又可在《温疫论》里进一步扩展,提到了“食复”“劳复”“自复”。所以在疾病好转以后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注意生活起居的调理,作息要有规律,饮食要合理、有营养,另外就是穿衣外出要注意保暖、不要着凉。其次,还要注意情绪的稳定,避免焦虑、急躁等负面情绪。再者,可以适当配合食疗,比如百合、银耳、红豆、绿豆、山药、莲子等食物对肺脾功能的恢复都有帮助。在新冠的恢复过程中,不要病情一好转,就放任不管。
目前来看,新冠病毒感染者后遗症普遍都是咳嗽、疲倦、不想吃东西、汗出、失眠、心慌心悸等。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认为,新冠病毒感染康复以后,第一要补气,第二要健脾,第三要润肺,第四要安神。在饮食上要遵循四大原则:第一,要清淡不要肥腻;第二,补气以清补为主,很多人觉得疲倦、乏力、气短,讲话讲两句话就不想讲了,气不够,要用太子参、党参、西洋参等清补药物;第三,由于余邪未清,胃肠功能还没有恢复,还有些患者因喉咙痛吃了很多苦寒的清热解毒药,脾胃受损,所以需要等脾胃修复,这个过程中不要吃伤害脾胃的食物,保持七分饱,老人、小孩可以少食多餐。
除了服用药物外,运动等非药物方法也行之有效。张忠德表示,“晚上睡觉前用生姜、艾叶泡泡脚,或者打打太极拳,做一下八段锦、五禽戏,打坐、练气等都有助于睡眠。有些咳嗽症状很严重的老年人,痰的位置很深,难以咯出,呼吸操可帮助清除肺里面没有力气咳出来的分泌物。”
治高热咽痛可中西药联合使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专家委员会制定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里有70种中成药,各地出台的相关指南、指引中也推荐了多种中成药。个人如何参照方案选药,应注意避免哪些用药误区?1月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介绍中医药医疗救治工作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给出了几点提示。
刘清泉表示,一般经过早期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后在2~3天内体温就可以恢复正常,部分人群会出现咽喉疼痛、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在这时候应该加用宣肺止咳的中成药,比如急支糖浆、止咳宝、通宣理肺丸、连花清瘟、杏贝止咳颗粒,根据自己的情况,手头有哪种药物就选用哪种。有一部分人咽喉疼痛很明显,这时候应该用上利咽解毒止痛的中成药,比如六神胶囊、六神丸、清咽滴丸、金喉健等,3~5天用完以后,所谓的“刀片喉”症状出现的机率会减少。
部分人群会出现乏力、呕吐、腹泻等症状,刘清泉认为,这从中医上看是湿邪明显,这类人平时大概率就是脾胃虚弱的人群,这时候可以用一些化湿解表类的药,推荐的药为藿香正气。藿香正气有很多剂型,有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胶囊,但是藿香正气水里面有酒精,所以服用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不耐酒精的或者需要开车的患者不能服。此类患者不宜在这个时候吃清热解毒的药物,用完以后会加重腹泻或消化道症状。
患儿出现发热、咽干咽痛、咳嗽等症状往往会进展很快,刘清泉建议用一些疏风解毒、清热宣肺的中成药,比如金振口服液、儿童清肺口服液。部分患儿会出现发烧、不想吃饭、肚子胀、口臭、大便干结等症状,这从中医讲属于积热、积滞重,可以用消积导滞、清热宣肺的中成药,比如小儿豉翘清热口服液、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对于特殊体质的患儿,如过敏性体质,在用药前一定要向儿科医生咨询。当前各大医院都开设了互联网医院,大家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向医生进行咨询。对于婴幼儿,除了吃药之外,还可以采用一些非药物治疗的手段,比如捏脊、刮痧等中医外治方法来缓解症状。
刘清泉指出,一定要理性用药、合理用药,切忌病急乱投医。有些患者一有急症很容易不停地吃药,那就很危险,所以一定不要盲目用药。第一,用药之前一定要看说明书,说明书上的适应症、禁忌症,还有不良反应的情况都要看清楚,这样用起来才能心中有底。第二,用药后48小时之内症状没有明显缓解,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对于老年人、小孩还有一些有基础病的患者,更要注意,服药后体温仍然在39~40度,没有退热迹象的情况下,一定要到医院就诊。第三,中西药是可以联合使用的,尤其是对于新冠病毒感染所导致的高热、咽喉疼痛可以联合使用,但是一般不主张同时服用。中西药在服用期间要间隔半个小时以上,这样才能保证它们各自发挥作用,不会有不良反应。同一类型的药物,不要重叠使用。第四,一般来讲,新冠病毒感染轻型患者一般服药5~7天,临床症状大多都能缓解,可以用饮食调整进行康复,不要过度服用药物。
老人等重点人群用中药须辨证
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如何选用中药防治新冠病毒感染?1月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介绍中医药医疗救治工作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作出解答。
张忠德表示,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以后,早期症状很轻微的时候,用药前提是早期干预、全程干预。当出现恶寒、头痛、发烧或者胃肠不好的时候,怎么选药呢?阻断病情向重症发展是干预这类情况的首先原则,所以要对其主要症状进行重点干预。如果是以发烧为主的就清热解毒,寒湿为主的就驱寒解毒;如果以湿邪为主,胃肠道症状明显的,就化湿解毒;如果以气喘胸闷为主就宣肺解毒。根据这些症状表现来选择“三药三方”,化湿败毒、宣肺败毒、清肺败毒,这三个方可有效阻断老年人向重症发展。更主要的是,老年患者的本质就是虚症,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全程扶正。扶正以补气为先,用西洋参、太子参,出汗多的可以用温阳法治疗,西北地区多燥邪,就滋阴治疗。一旦出现高热不退、胸闷不舒服的症状,要尽快去医院,让专业的医生处理。
张忠德说,中医药在儿科方面,尤其是在外感性疾病方面有优势。这一波疫情中,广东高烧的患儿比较多,“我们用麻杏石甘汤和银翘散组成健儿解毒方,大多数患者可以在24小时乃至36小时内把体温降下来,留下一点点咳嗽,很快就康复了。”他提醒,由于儿童病情进展非常快,如果出现持续高烧、抽搐、惊厥等情况,要尽快去医院。
在治疗孕妇时,针对高烧、剧烈咳嗽、便秘这三个主要症状,可选用对孕妇、胎儿没有影响的中药。张忠德表示,如果孕妇出现高烧持续不退或者并发症,要尽快去医院诊治;孕妇服用中药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