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网站首页
  • 相关机构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 项目名录
  • 项目聚焦
  • 风云人物
  • 会议展览
  • 人才培养
  • 影像展
  • 3D展厅
  • 中医药委员会
  • 顾云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擦亮中华文明宝库“钥匙”

    发布时间: 2022-05-13 11:32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马克思主义内容极其丰富而宏阔,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发展及运用过程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比如人民立场、物质统一性、科学实践观、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人的全面发展等等,具有根本的、普遍的、长远的指导意义。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医药学内涵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人文精神和外显的器物形象、行为规范的总和。中医药文化内在的核心理念和精神力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息缩影,是中医药的灵魂和命脉,决定了中医药学的本质和特色。马克思主义与中医药文化之间存在何种关系,探索这种关系有何现实价值,为党的理论成果研究提供了启发和思路。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党的第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再次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命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结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两者是相融互通、相得益彰的,具体反映在各自的特质、视域、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均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理论特质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开放性、发展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相一致;聚焦视域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关注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在思想内容上,共产主义理想与大同思想的社会目标、人民立场与民本思想的人民理念、人的全面发展与内圣外王的人格追求、物质统一性与朴素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念、认识论与知行合一的认知理论等高度契合;在思维方法上,唯物辩证法与天人合一、阴阳思想、变易思想等相融互通。


    由于具有相通性和同构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够相结合。而这种相结合,不是单向,是双向结合。在结合过程中,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智慧和文化营养,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断地得以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蕴涵,提升其生命力。党的百年历史昭示,正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而不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内蕴,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不断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新征程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化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课题和时代任务。


    明确中医药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这把钥匙,要打开的中华文明宝库,内涵天人合一的世界观、统一变易的辩证观、知行合一的认知观、仁者爱人的价值观等等核心思想,独具特色,生生不息。然而,鸦片战争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随着中国和平崛起,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的脚步不断加快,中华文化也随之洗尘涤垢而生辉,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在重新认识、积极探索中华文化,寻求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华民族瑰宝很多,但唯有中医药因其与传统文化的匹配专属性,能够担当起打开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重任。中医药蕴含的天人合一、调和阴阳、动态平衡、仁爱济世、辨证论治等思想和观念,全面、系统和完整地保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基因,集中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和整体风貌。


    中医药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完整地保有了中华优秀传统强大的文化基因与思想精髓,呈现出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中医药文化又是连接着传统与现代、中国和世界、科学与人文的纽带,不仅发挥着健康服务的时代功能,而且在有形的服务中潜移默化地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思想道德和思维模式,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实的精神力量,为解决世界和平发展、生态环境、科技规范、伦理道德、文明互鉴等人类难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可见,中医药文化既系统地保有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通过广泛的健康服务传递这种文化精髓,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少有像中医药文化这样能发挥如此重大的社会功能,中医药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居于重要地位。


    马克思主义与中医药文化具有融通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医药文化在物质观、认识论、价值观、方法论等多个维度呈现出相通性。例如,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确立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本质。中医药文化的气学理论在揭示世界和生命的本质方面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有一定的相通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回答了认识的本质和过程。中医药文化中,在格物致知基础上形成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认识,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具有相通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医药文化相融通的时代贡献:一方面,通过挖掘中医药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点,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首先,增强和促进人们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深化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赖及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筑牢中医药文化自信。其次,增强和促进人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中医药文化通过具象的器物、行为所承载的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等精神文化和价值观,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促进全社会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再次,中医药文化中整体系统观、动态平衡观、治未病、标本兼治、辨证施治、内省慎独等核心思想融入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中,有助于实现治国理政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另一方面,对于中医药文化而言,中医药文化主要是传统形态,需要当代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先进的科学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医药文化融入到马克思主义过程中本身得以提升和扩展,如整体系统观从宏观层面的把握到现代系统观的提升;辨证施治从整体过程的把握到循证医学的补充与提升,天人合一从生命健康、防治疾病拓展到现代社会治理观等,中医药文化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实现了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顾云湘 上海中医药大学)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
    联系电话:010-57121216
    京ICP备20210048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513号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