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长河中通过世代相续、口传心授而形成的活态文化遗产,它以人为核心载体,映射人的美感体验和美学理想,展现人的品格修养与人生追求,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资源。在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等大多都以文艺审美的形态存在,有着很好的审美性,这也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美育价值。
传播是文化传承的基础,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一切教育都是在传播中进行的,在传播中个人得以参与社会意识行为,分享人类智慧和精神财富,并成为特定文化的继承者。在传统的传播环境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育价值的开发有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除物质文化遗产之外人类其他所有文化遗产的总和,覆盖面极其广泛,对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及针对性有特殊要求。在传统的师徒制和作坊制的传承模式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限于固态的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方式,影响范围比较有限,传播效果也有限。此外,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起源于农耕社会,伴随着现代文明的进程,其发展与现代社会形态逐渐不相匹配,开始远离大众生活,呈现弱化和萎缩的状态,自身传播力不足。在今天这样一个由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讯、新媒体、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构筑而成的数字世界里,数字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带来了新的生机。数字化的采集储存与场景复原、数字化展示、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不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也将更加有助于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审美教育方面的作用,更大程度地激发其美育活力。
传播渠道多元化,丰富审美元素。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打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传承人作为传播主体的限制以及传播的时空壁垒,转变了固态的传统传播方式,形成基于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与网络视频、AR、VR等新数字技术相结合的立体传播、动态传播和“指尖”传播通道。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全方位的状态参与到现代审美的洪流中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民对生产知识、生活经验、人生理想进行总结的物化呈现,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本土审美元素。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生存、生活发生,在物质上、行为上和情感上具有多重审美意义。比如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不仅极富艺术表现力且具备物质形态美感,其使用与特定的民俗或节日场景相联系,体现行为美;同时,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在创作题材中表达着祈福迎祥、驱凶避邪的情感美。再比如屈原故里的端午习俗,将传统端午习俗驱疫避瘟的内容与纪念屈原结合起来,包括设坛祭拜、游江、龙舟竞渡、粽子寄情、乡里“闹晚”等程序,审美内涵层次丰富。
在全球一体化和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人类审美活动逐渐趋于日常化、生活化,各种新兴的文化产品不断涌现,审美元素也呈现出快节奏、娱乐化、碎片化的倾向。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数字化技术进入现代审美视野,有助于现代社会文化供给坚守传统的优秀审美深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家园。
表现形式的新颖化,激发创造力。数字化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发展也需要与时俱进,积极融合新媒体、新技术对其原生态的表现形式进行跨媒介转换,再造新的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科学与艺术的双重创造性,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用功能中暗藏科学原理,比如宜兴紫砂陶的制作技艺,是古人对材料学的探索结果;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整座建筑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全以榫卯连接,体现了古代工匠对力学的掌握;苗族蜡染技艺,靛蓝色用蓝草制成,红色一般用茜草根,黄色则用栀子,是少数民族先人对植物染料提取经验的总结,这些都是美育所倡导的艺术与科学融合、审美创造力培养的直接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再造与传播的过程,无疑也是一个审美创造力激发的过程。2017年光明网联合斗鱼、咪咕等直播平台推出《致·非遗 敬·匠心》节目,让网友通过直播的形式以近距离的视角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省取材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强年画,制作动画片《年画中的传奇》,这些数字化的新颖传播形式,都极大地提升了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艺术魅力。
交流模式的深入化,凝聚文化认同。数字时代,信息接受者的地位得到了一定提升,很多时候,信息接受者不仅可以与传播者进行信息的直接交流,还可以转化为信息传播的主体,信息传播也从单一传送转变为双向动态回转。此外,数字技术也拉近了信息与大众的距离,通过微博、微信、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和简单;个人定制和大数据分析让信息传播也更为个性化,受众更加精准。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民间传统生产需求的产物,在长期循环往复的操作中形成了以恒常为主题的生活美学,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一定的教育观念,也成为传统社会普通百姓审美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它有别于古代以文人、士大夫为代表的上层社会审美形态,而是底层民众最真实的审美表达,能够体现中华民族最广大的群体特质和深层文化基因。在传播交流模式深入化的数字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然具有亲近普罗大众的天然优势,能够凝聚最广大社会群体的审美共识,有助于构筑民族文化自我认同和相互认同,承担起全民美育的重要职能。尤其对于高校美育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深入传播将进一步推动“非遗进校园”与“学生入田野”相结合,构筑起审美实践与人生实践一体化的美育路径。(作者:卢海栗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本文系苏州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