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网站首页
  • 相关机构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 项目名录
  • 项目聚焦
  • 风云人物
  • 会议展览
  • 人才培养
  • 影像展
  • 3D展厅
  • 中医药委员会
  • 张宗明:推动中医药文化全方位立体式“走出去”

    发布时间: 2022-06-23 13:30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与政治地位的提升,世界范围内的中华文化热持续升温,中华文化“走出去”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机遇。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增强国际话语权,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还有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中华文化虽然“走出去”了,但在他国还尚未真正“走进去”,具体表现在“走出去”的文化自觉不够,自信不足;重宣传轻传播,重形式轻内容,对外传播的针对性、亲和力不够;文化精品不多,传播方式单一,对外传播的吸引力、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影响与制约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成效。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需要多策并举,协同推进。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兼有文化的特殊性与应用的普适性,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先锋与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现状


    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自觉自信有待进一步增强


    中医药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医药文化生命力的高度认同,对中医药文化价值的坚定信念,对中医药文化发展前途的坚定信心。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和科学主义思潮给中医药文化自信带来很大冲击。由于自信不足,在国内,中医药发展一定程度存在着西化、异化现象。关于中医药是否需要“走出去”,能否“走出去”,如何“走出去”,中医药界内部也存在着一些质疑的声音。中医药文化“走出去”不是“送出去”,而是世界对中医药文化的需求;中医药文化“走出去”,不是走一遭挂个牌,也不是简单地送医送药,而是要真正“走进去”,在国外播下中医药文化的种子,让中医药文化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中医药文化学术精品需要进一步打造


    虽然中医药经典著作被翻译成多国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但从世界各大图书馆馆藏数量、中医药研究同行评价及读者书评等三个方面来看,中医药典籍译本的认同度不高,国际传播效果尚有待提高。中医药术语翻译标准化问题虽然引起了我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但由于中西方语言、文化和医理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再加上各方对标准化的概念、原则与方法认识不一,使标准化的研究举步维艰。外文版中医药学术期刊对于促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及提升带动国内中医药学术期刊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国际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存在数量较少、结构不均、语种单一、影响因子不高等问题,因而难以在国际舞台大范围地呈现中医药的最新学术研究进展,中医药国际学术话语权仍需进一步加强。


    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人才需要大力培养


    中医药文化“走出去”,人才是关键。中医药国际化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成为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障碍。在国内,精通中医药专业知识技能,同时通晓多国语言与文化,了解国际政治经济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短缺。在国外,由于世界各国在意识形态、法律制度、文化及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中医药教育在各国发展不平衡。除了澳大利亚等少数国家中医立法之外,大多数国家的中医还处于补充、替代医学地位,许多国家尚未将中医药教育纳入主流医学教育体系。以短期培训等非医学教育形式为主,师资力量不强、办学条件薄弱、教育标准缺失等问题影响中医药国际人才的培养质量。


    中医药文化传播路径有待进一步拓展


    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平台在不断构建,但相对分散,政府、社会、企业与个人没有能够形成有效合力。中外合作办学、中医药国际交流、中医药国际救助、中医药文化节等传播形式大都属于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中医药文化大众传播远远不够。中医药文化传播多依赖传统渠道,新媒体平台开发不足,致使其在青年群体中影响力小,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大众喜闻乐见的影视、动漫等中医药文化传播精品不足,讲好中医药故事的国际化表达方式缺乏。


    对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建议



    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主导推进,也需要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共同参与,协同推进。


    提升站位,加强“走出去”的顶层设计


    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也是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求,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需要。中医药文化“走出去”,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医药文化基因,创新中医药文化表达方式与传播路径。在政府主导下,借力“一带一路”倡议,根据各国各地区卫生政策、文化差异与医疗卫生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因国施策,分类制定中医药国际发展战略目标,差异化、精准化推进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在国家层面要合理规划和实施样板工程和示范中心,整合国家、社会、企业、个人传播主体力量,形成推动中医药“走出去”的合力。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个人率先“走出去”,开办中医药学校、培训机构和诊所,为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创造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


    以术传道,软实力与硬实力协同推进


    不同于其他人文文化,中医药文化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体,这也是其率先“走出去”的优势所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应携手并进。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凭的是实力,靠的是疗效。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中的疗效和作用,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但中医药的疗效要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接受,还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科学认同。为此,一方面,要鼓励与支持中医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中医药临床疗效研究,并主动与西方医学界开展合作研究,让中医药的疗效得到国际主流医学的认同,以此为突破口,以临床疗效认同助推中医药科学认同与文化认同。从历史上看,针灸以其疗效的确切性、使用的安全性首先获得了国外民众的认同并得以广泛传播。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应先从中医针灸技术认同入手,“以针带药”,用针灸来带动中医药的外传。另一方面,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不可低估。医术的传播,相对易于接受,但随着中医药传播的深入,各种问题就会随之而来,迫切要求医道的传播,需要文化的引领。只有系统的中医药理论与文化的传播与认同,才能有效指导针灸、中药的运用,才能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从而实现中医药文化的真正认同。因此,中医药文化“走出去”,要紧扣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主线,讲好中国故事与中医药故事,让中华文化与中医药文化基因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通过文化认同来引领带动中医药的科学认同。


    规范标准,构建“走出去”的话语体系


    中医药国际话语体系的构建是促进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提升国际认同度的基础。宏观上,我们需要明确界定中医药文化国际话语体系的内涵、构成及意义,寻找新时期中医药文化国际话语体系构建的可行路径,在实践基础之上研究促进中医药文化话语体系的创新发展机制;探讨中医药文化国际话语体系的构建与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自信及学术水平的辩证互动关系;寻找中医药文化与世界各民族医学文化的利益交汇点、话语共同点,提炼标识性概念,形成有利于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新表述,最终提高中医药文化的国际认同度。在微观上,我们需要从典籍译介、术语标准及外文学术期刊三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中医药典籍外译和出版工程,让更多的中医药典籍以多种语言呈现在世界医学文化舞台之上。要加强与国际组织的沟通与联系,制定既能保留中医药精髓和特色又能被世界广泛认同的中医药术语外译标准体系;同时,多渠道推动中医药研究学术期刊“走出去”,将中医药最新研究成果在第一时间译介推广,提升中医药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因子,打造中医药文化学术精品平台。


    多渠道并举,培养“走出去”的复合型人才


    鼓励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和中医院吸引更多海外留学生来华接受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和临床实习,为国际中医界提供各类急需人才。实施海外中医药人才培养本土化战略,培养知晓所在国的政策法规、了解当地风俗民情、懂经营懂市场的本土化中医药人才。鼓励支持国内高等中医药院校“走出去”,独立或与国外中医药教育机构合作开展境外办学,主导制定国际中医药教育标准,培养更多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同时,还应注重培养与宣传有领导力的高层次国际化中医药人才,发挥名人在中医药“走出去”中的传播效应。


    多元化推进,拓宽“走出去”的路径


    中医药文化“走出去”,不能孤军奋战,需要与其他业态相融合。要组织国内中药企业赴国外参展,举办国际中医药博览会、国际中医药文化节,在海外宣传中医药相关产品和文化。可打造海外中医药示范中心,主动与国际权威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名牌大学等开展科技合作,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有一定科研基础、在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杂症等方面有一定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的项目作为联合攻关,通过一些标志性的科研合作成果,不断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学术地位和影响力。还可将中华文化推广与中医药传播结合起来,在全球孔子学院推广中医孔子学院模式;积极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新媒体等现代传播技术手段,打造中医药文化国际信息交流与传播平台;与图书、影视、动漫、餐饮、养生及旅游等文化产业及互联网有机结合,以文促医、以医带药、以药兴产,推动中医药文化全方位、立体式走向世界。(作者:张宗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
    联系电话:010-57121216
    京ICP备20210048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513号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