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作为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承载着独特的民族记忆,对于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不断强化顶层设计,非遗保护工作取得重大成就。
非遗保护体系日趋完善。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的要求。《“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系统部署了“十四五”时期非遗保护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为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非遗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十年来,我国加快完善非遗名录制度,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通过设置“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当前,我国以昆曲为代表的42项非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成为目前世界上拥有非遗数量最多的国家。
非遗保护服务国家战略。从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的编制到《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的印发,非遗保护加快融入和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国家战略,非遗保护工作的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凸显。
近年来,非遗不断“破圈”,通过跨界融合的方式实现保护创新。一方面,非遗走进寻常百姓家,“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另一方面,非遗与现代生活接轨,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非遗保护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同时,让更多的人共享保护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非遗+”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同时也激发出无限的可能。“非遗+文创”“非遗+旅游”“非遗+教育”“非遗+直播”等模式的日趋成熟让民众真正成为非遗保护的主体。
数字技术和科技应用正全面改变着非遗保护的社会发展环境。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非遗保护的手段更加多样,借势挖掘数字化潜力,对于实现非遗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让公众平等、直观地感触到非遗的文化内涵,而且能够运用数字化方式加以保护,实现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展现非遗文化的生命力。
非遗保护的关键在于传播,传播是非遗保护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非遗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各种直播、博览会、短视频、主题活动等全媒体展示传播平台的搭建,广泛聚合了各类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非遗的活化传承不仅使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画卷,而且为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讲述人:范周,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记者:韩业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