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大好时机,亟需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切实把中医药保护好、发掘好、传承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正在让中医药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们要更加坚定中医药发展自信、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让更多人信中医、用中医,进而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
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方向是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发展路径是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重视中医药科研现代化,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推动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创新突破,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中医药人才,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总结中医药发展规律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长期与疾病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学科,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与结晶。中医药在长期发展中体现了中华民族认识自然、人体、生命、疾病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律,具有独特有效的系统思维模式及知识体系。中医药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这是由其内在理论框架、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决定的。只有总结符合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体现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医药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中医药在历经千载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并逐渐形成了庞大的理论体系。历代医家在对人体认识和生命感悟以及医疗实践基础上,通过观察自然、总结经验、自身体察、哲学思考、开放包容和与时俱进,形成了完善的中医药学体系,从而使中医药历久弥新。
具体来说是通过观察自然,认识现象,掌握各种自然规律;总结自身经验和他人经验;重视对自身状态的体察;善于对传统哲学进行思考,如中医药借鉴传统哲学的阴阳和五行学说等,构建了中医药的象思维和概念思维。此外,中医药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开放包容的,充分与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包涵的多学科知识,广泛容纳各个领域的发展成果,汲取先进技术融入中医药体系中,为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文化、技术基础。
中医药的发展与时俱进,从《黄帝内经》到《伤寒杂病论》等著作可以看出,随着疾病谱的变化,中医药在不断地更新以适应新环境,融汇新知,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与社会进步相协调,与科技文明相辉映。
传承中医药思维精华
中医药经历千载而不衰的原因,在于其庞大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优势及特色。因此,传承中医药,需传承经时间、实践检验有效的中医理论、思想、技术、方法、处方等。通过师承、学校教育、培训等达到悟临床、悟经典等,实现举一反三、由表及里,触类旁通,提高传承中医药精华能力。
中医思维是中医药精华之一。中医思维是历代医家在对人体认识和生命感悟以及医疗实践基础上,通过经验直观、悟性判断、分析推理等,经高度概括和抽象提升后而逐渐形成的理论结晶。思维是运用以往的知识、能力,在世界观的框架中,采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医思维的世界观包括哲学观、自然观、整体观和辨证观。中医的哲学观如阴阳五行等经典古代哲学思想。自然观是中医思维的基础世界观,自然观、自然规律和采集自然信息的方法形成了独有的知识框架,这是中医思维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中医整体观主要体现在采集整体信息、整体采集信息、处理整体信息的过程。在中医整体观的影响下,就产生了中医天人合一、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等思维方法。中医辨证思维的本质是辨“易”思维,正所谓不懂“易”者,难以为医。中医思维本质上讲的是“易”,是变易、变化的意思。只有当我们储备的是气血津液、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寒热温凉、性味归经等中医知识,在临床上采集的是舌象、脉象等中医诊疗信息,才称得上具备了中医思维。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包括对病因病机及病所的认识,中医的病因和病机具有普适性,是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及疾病对生命威胁最基本和底层的因素。另外,除了辨病论治外,中医的辨证论治也是其另一大优势。在中医看来,疾病包括了病因、病机和病所,病因会发生变化,寒可以转热,热可以转寒,病机也会变化,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都在不断变化,而病所也会变化,而中医的辨证论治强调了辨证与辨病的结合,随证施治。把“治病的人”与“治人的病”有机结合,让辨证论治在新时代继续引领医学的发展。
构建中医药现代化新模式
中医药的现代化是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中医药现代化的内涵就是要吸收人类各个学科、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一切文明成果,推动中医药适应现代的状况,并顺应未来的趋势。守正创新是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用中医药思维指导发展创新,其中初心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中医药的初心是为人民提供更安全、更有效、更方便、更低廉、更可获得的中医药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生命健康需求,让人民能够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要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重视中医药科研现代化,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推动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创新突破。通过挖掘中医药基础理论,提升中医科学内涵认识水平;通过提高中医药临床水平,加强中医药重大疾病防治能力;通过开发中医药关键技术,支撑中医药产业发展;通过建立中医药标准体系,推动中医药成果的推广应用,最终达到中医药创新发展的目的。
中医药现代化需覆盖全产业链,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天文、地理、海洋科学等学科的科技成果进行有机结合及创新融合,应结合所面临的主要矛盾进行重点突破,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学科交叉和产业交叉,努力探索出一条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之路。(刘红宁 江西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