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网站首页
  • 相关机构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 项目名录
  • 项目聚焦
  • 风云人物
  • 会议展览
  • 人才培养
  • 影像展
  • 3D展厅
  • 中医药委员会
  • 朱德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的传承保护

    发布时间: 2020-12-04 16:46 来源: 浙江非遗


    朱德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的传承保护(图1)

    朱德明

    浙江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常务委员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传统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应加强各级非遗资源的挖掘及保护工作


    朱德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的传承保护(图2)

    △朱德明:《浙江医药通史》(近现代卷),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现在新冠肺炎对人类现在的生存环境跟大健康产生了深刻影响。根据本组的研讨议题“人类生命健康与自然生态”,通过查阅和研究历史文献,我对历史上南宋的流行病情况和应对措施,做了梳理和总结。下面,我结合从历史抗击疫情的经验,汇报一下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点思考。


    浙江医学的发展,我认为分成三阶段:第一阶段,从古至1840年,是浙江医学的起源与发展,其实是一部浙江中医发展史;第二阶段,从1840-1949年,浙江医学的发展,其实是浙江中西医并驾齐驱,互相抗衡,却又交融的历史;第三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浙江医学的发展,其实是一部中西医结合的医学发展史。


    应加强“浙学”中的南宋医药文化非遗的整理及弘扬工作


    朱德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的传承保护(图3)


    通过文献梳理和研究,我发现南宋疫疠流行及中医药应对措施,值得当今抗击新冠肺炎借鉴。南宋是浙江医药发展的转折点。浙江医学发展的总体水平,在南宋朝之前比较落后,南宋朝开始逐渐跃居全国前茅,明清时期步江苏省之后,居于全国第二位,成为中国中医药发展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南宋时期,面对疫情,政府实施强制管理,采用军队防治、专家治疫、民间避疫、环境整治、漏泽园瘗葬等方法和手段,使抗击疫疬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温故而知新,古为今用,从前人庚续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菁华中汲取抗击疫情的宝贵经验,全面审视传统医药在抗击当下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巨大作用,不仅有利于厘清人类生命健康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的传承保护,而且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尤为重要。


    应加强传统医药非遗项目管理的组织保障


    全国有关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创新工作实施较好,但还存在重评审,轻保护现象。对此,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已立项的市级、省级和国家级传统医药项目,进行全面的考评,对进一步传承保护力度不足的项目,提出整改意义,这项工作很及时且很有必要。全国中医药大学(学院)、省市级中医院内还有较多的传承有序、临床疗效显著的医学流派和传承人,但未申报各级非遗传承与保护项目,因而未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濒临失传的境地。全国、尤其非遗工作先进省份浙江急需挖掘、整理、保护、创新,使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中医药遗产传承好,保护好,发扬好,创新好。目前,浙江省建立了3批约25个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内建立了相关教学基地。我认为,浙江传统医药历史悠久,更应在中医药非遗资源的挖掘及保护工作上,走在全国前列。


    应积极推进浙江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展示和传播


    朱德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的传承保护(图4)

    △浙江中医药博物馆(新馆)浙江医史展厅  朱德明设计


    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还要加强对传统中医药向公众的科普、展示和传播。通过博物馆、博览会等场所,有助于向公众传播和科普传统中医药文化。据我所知,我们省内已经建成不少相关主题的博物馆,如浙江中医药博物馆、胡雪岩故居和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朱丹溪陵园、中国千岛湖中医药博物馆、兰溪药皇庙、杨继洲故居、方回春堂传统膏方制作工艺展示馆、寿仙谷中药炮制技艺展示馆、越医文化展示馆、桐君中药文化博物馆、三溪堂中药炮制技艺展示馆、温州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叶同仁中医药博物馆、一济堂中医药博物馆等。浙江省十一个地区,各地区应建立1家中医药博物馆,弘扬各地区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至2020年,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了12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被纳入其中。


    浙江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五点建议


    第一,深入挖掘,系统整理,成书留存。


    浙江省各地传统医药非物质遗产代表性项目很有影响的医学流派有10多个,他们有许多特色疗法,也有许多临床经验的医学专著留存于世,但没有进一步的整理挖掘。许多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还“藏在深闺人未识”,其巨大的社会价值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有效实现。许多名医的后代没能依钵祖辈医术,如叶熙春、史沛棠、毛凤翔等后代从事其它行业,使杏林薪火断续,传统医药得不到家族传承,传承出现危机,许多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保护、传承、发展行动在专家层面上就存在着诸多争议。十一个地区文化和旅游部门应组织人力抢救性整理已故或年事已高的名中医药前辈留下来的手稿、处方,编撰《浙江省已故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汇萃》学术专著。


    第二,使已列入国家、省级、市级、县级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的项目真正发挥民族文化价值和典范意义。


    一些申遗单位和个人为了自身经济利益,在申遗时下大力气,一旦申遗成功,对非遗项目的保护仍老方一贴、回归原有状态,并未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国家级和省级项目应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定期组织人力督查,市级、县级项目由十一个地区文化和旅游部门非遗处定期组织人力督查,优胜劣汰。


    第三,专家助力,确保科学准确、真实全面。


    浙江省十一个地区文化和旅游部门应进一步加大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工作,需聘浙江省级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协助普查,确保历史性、真实性、全面性。浙江省十一个地区的中医院内,均有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挖掘、整理。尤其是浙江省中医院、杭州市中医院有较多的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四,政府支持。不仅非遗传承人得到政府支持,学习非遗技艺的学徒也应得到职业培训补贴经费。


    第五,扶持传统医药非遗项目市场化、打造产业链。政府部门、非遗传承人、企业、金融资本合力将传统医药非遗项目融入现代商业社会,深入民间,并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推向世界。(作者:朱德明)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
    联系电话:010-57121216
    京ICP备20210048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513号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