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网站首页
  • 相关机构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 项目名录
  • 项目聚焦
  • 风云人物
  • 会议展览
  • 人才培养
  • 影像展
  • 3D展厅
  • 中医药委员会
  • 杨红:非遗传播进入新阶段

    发布时间: 2021-08-01 16:41 来源: 中国文化报

    经过20余年的快速发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在“十四五”时期,将进入一个注重系统性高质量发展、注重保护成果利用的新阶段。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文化发展提出的目标之一。要达到这个目标,非遗传播工作成为“十四五”时期非遗保护的重要内容。只有当文化遗产及其所蕴含的价值通过广泛传播,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知并接受,才能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作用。


    一是兴建各级非遗馆,完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非遗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是非遗系统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遗传播的重要阵地。非遗馆是“十四五”期间推进非遗保护传承事业发展的重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专栏部分明确提出要建设2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前期在全国范围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设情况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区域综合性非遗馆达到了339座,各类非遗展示场馆数量已经达到数千的量级。“十四五”期间,预计将有更多各层次的非遗馆建成或投入建设,非遗馆将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


    二是促进非遗新媒体传播,聚力培育品牌传播项目。从“十三五”到“十四五”,从宣传传播到传播普及,非遗传播工作实现了3个转变:从名词普及向深度传播过渡,从表象展示向价值传播过渡,由单向传播向全民传播过渡,传播工作切实帮助更多非遗项目回归日常、焕发生机。与此同时,我们感受到现代传播对于非遗传承走向的影响力、对于传承人和从业者生计的作用力、对于全社会尤其是青年一代对非遗保护意义认同度的决定性作用。当代,新媒体成为非遗实践媒介化的核心渠道,大众借助新媒体参与非遗传播的广度和热度成为当代非遗保护实践活力的重要来源,“十四五”时期将进一步号召非遗保护传承人群拥抱新媒体,扩大非遗保护的“朋友圈”。


    三是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让旅游业成为传播非遗的广阔平台。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渠道和动力是旅游,在与旅游的融合中实现从日渐式微的原有存续场景到各类当代场景的延伸,有利于促进文化遗产形成“有效保存——合理利用——反哺保护”的良性循环。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正确认识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实质上就是非遗如何借助旅游业获取更多保护和发展动力的问题。文化旅游持续增长,如果管理得当,旅游业可为非遗提供可观收益反哺保护、增加就业机会、减轻贫困、遏制人员外流、增强当地人身份认同和自觉意识、增强发展潜力等。


    四是推动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使非遗进校园工作常态化。学校教育重在培养人,而非遗是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资源。结合人才培养、社会发展的需求,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通过教育手段普及,才能充分发挥非遗的当代价值,发挥其战略资源的突出优势。与此同时,学校教育推进协同创新。非遗保护是一项充满活力的、可持续的社会文化事业,由一代代人来继承和传递,每一代人又在其中体现自我和时代的表达。因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与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促进非遗中文化基因的普及应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传播是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核心一环,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从文化认同到社会创新,非遗传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管理系主任、非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杨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
    联系电话:010-57121216
    京ICP备20210048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513号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