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后,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工体西路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大楼仍灯火通明。从国家层面的谋篇布局到个体关注的行医执业,无数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从这里发出,为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开拓新局。
36年前,国家中医管理局(两年后更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被称为中医管理的“历史性转折”。此后,中医药人为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一直走在探索的路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中医药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中医药管理体系乘着时代的“东风”不断完善。
高位推动,政策法规引领体系健全
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是中医药事业发展传承的枢纽,是中医药服务体系和运行体系的关键和核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磅政策法规的印发,将“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摆在了重要位置。
2016年,新时代推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发布,提出健全中医药管理体制。按照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级中医药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切实加强中医药管理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在职责范围内,加强沟通交流、协调配合,形成共同推进中医药发展的工作合力。
2017年实施的中医药法明确提出,要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2019年,第一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健全中医药管理体制。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作用,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大中医药标准制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应急救治、文化宣传等工作力度。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各地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管理机构建设。
这一系列政策法规都针对改革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作出具体工作部署,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宏观指导,统筹协调中医药管理职能
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离不开统筹协调、宏观指导。
2016年,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国家中医药局牵头,36个部门和单位统筹协调中医药工作,对全国中医药工作进行宏观指导;研究促进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指导、督促、检查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协调解决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不断完善中医药工作跨部门协调机制,强化统筹职能,协调做好中医药发展规划、标准制定、质量管理等工作,不断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在强化工作统筹方面,2019年联席会议办公室协调推动全国上下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学习贯彻中央《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作为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迅速行动,狠抓落实,形成齐抓共管中医药工作的新格局。2020年召开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推动相关部门围绕中医药特色发展、教育改革、中药注册、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研究起草了配套文件,形成了系列政策举措。2021年召开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专题会议,听取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和中医药发展有关文件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在多个方面作出研究部署。
在协调印发重要文件方面,推动《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等落实中央《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1+4”配套文件印发实施;配合相关部门科学编制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中医药“十四五”发展规划等,并推动以国办名义发布。
在加强内部建设方面,建立了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工作统筹协调、宏观指导。每年制定印发联席会议重点工作任务,督促中医药各项任务落细落实。
此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加强局机关职能和内设机构建设。就在今年上半年,中央编办批复同意设立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科技司加挂中药创新与发展司牌子,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西医结合推进力量不足、中医中药管理体制不协调等问题。优化直属单位功能布局,根据事业发展需要,设立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监测统计中心,全部为财政补助编制,撤销了不适应事业发展的三家单位。调整后,直属单位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人员力量得到全面加强,对局机关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形成合力,地方中医药管理体系加速健全
5月19日上午,湖北省中医药管理局正式挂牌,这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各地党委、政府把振兴发展中医药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多地相继挂牌成立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管理体系完善加速推进。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医药管理体系面临“头重脚轻”的问题,尤其是基层组织欠缺,严重影响了中医药发展政策自上而下的落地落实。不仅如此,中医药事业还存在多头管理等问题。
统筹中医中药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各级中医药管理机构,确保政令畅通,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这短短14个字成为一个火种,点燃了各地中医药管理体系改革,不少地区中医药管理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14年,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升格为副厅级,行政编制增加到20人;同时批准成立了正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河北省中医药发展中心,编制为12人。
中医药法实施以后,依法依规推动地方加强中医药管理机构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协调全国人大法工委,将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情况纳入中医药法执法检查。并组织存在问题和困难较多的省份召开座谈会,研究改进措施。
2019年以来,河北、江西、广西、贵州、山东、海南、浙江、湖北等多个省份通过设立副厅级中医药局、在省卫生健康委加挂牌子、强化管理职能、提升领导规格、增加内设处室和人员编制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管理机构建设。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1个省份设立副厅级中医药局,16个省份在卫生健康委加挂牌子,中医药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
2020年以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各省市中医药管理局积极发挥自身力量,在组建医疗队和专家组、提供防治方药等方面充分凸显中医药特色优势。
可以预见,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愈发彰显,将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