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网站首页
  • 相关机构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 项目名录
  • 项目聚焦
  • 风云人物
  • 会议展览
  • 人才培养
  • 影像展
  • 3D展厅
  • 中医药委员会
  • 赵氏雷火灸:传承创新 铸就非凡

    发布时间: 2021-06-23 14:49 来源: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1年6月,“赵氏雷火灸”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的前身雷火神针,首见于明•《本草纲目》:“雷火神针法”是一种艾灸法,之所以称为“针”,是因为操作时,实按于穴位之上,类似针法之故。

    雷火针法,在其他明清医藉诸如《针灸大成》、《外科正宗》、《种福堂公选良方》等都有记载,但其配方各有差异。其适应病症及操作方法以《针灸大成》较为详细:“治闪挫诸骨间痛,及寒湿气而畏刺者。……按定痛穴,笔点记,外用纸六七层隔穴,将卷艾,名雷火针也。取太阳真火,用圆珠火镜皆可,燃红按穴上,良久取起,剪取灰,再烧再按,九次即愈。”不过直接按灸,粗大的火头很容易透过包裹的布烫伤患者,鉴于这个原因,在清朝乾隆年间,重庆璧山县有一位名叫赵忠德的医生做了一个创新,他将雷火灸做粗了近一倍,直径变为了三厘米,点燃以后不直接接触患者身体,改为悬灸法,这样患者不会被烫伤,而且由于灸体粗大,火力同样迅猛见效迅速,赵忠德给这种灸条改名为雷火灸,从此雷火灸在赵氏家族代代相传。


     赵氏雷火灸:传承创新 铸就非凡(图1)

    赵时碧和张丽探讨治疗器具的改进问题


    “赵氏雷火灸”第二代传承人赵成林继承父业,使用雷火灸治病,在当地小有名气。第三代传承人赵炳轩,用雷火灸治疗疑难病症阴毒,并总结出独到的经验,于抗战时期将该疗法带到重庆城区。第四代传承人赵时碧在祖传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潜心研究与临床实践,将“赵氏雷火灸”在配方、用法、器具和治疗病种上进行了改进和突破,撰写了《中国雷火灸疗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赵氏雷火灸”疗法理论,使“赵氏雷火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92年她创建赵氏雷火灸传统医药研究所。第五代传承人张丽,全面继承了“赵氏雷火灸”疗法,她积极推广宣传“赵氏雷火灸”,推动了“赵氏雷火灸”的传承发展,目前该疗法已传承至第七代。

    “赵氏雷火灸”由多种植物配制而成,具有热力峻、火力猛、渗透力强、治疗面广的特点,其借助燃烧时产生的热力、红外线辐射力和物理因子通过脉络和腧穴的循经感传共同达到温通经络、调节人体机能的效果。它是以现代医学理论为指导,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火热、红外辐射力在人体面、位、穴的强渗透力来调节人体各项机能经络的治病方式。“赵氏雷火灸”广泛运用于骨伤科、针灸理疗科、康复科、五官科、妇科等专科,特别是在治疗肩颈腰腿痛、过敏性鼻炎、干眼症、青少年近视、妇科疾病、亚健康防治上具有独特优势。

    赵时碧自幼随父亲习医,一九五七年进入重庆市中医院骨科医院工作,先后在重庆中医学校、西南医院学习,从事中西医骨科灸疗临床六十余年,推动了祖传秘方的传承、研究、发展。赵时碧一生致力于雷火灸的保护、传承与中医文化的弘扬。她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推出的雷火灸“以面罩位带穴”相结合的灸疗方法,显著地提高了灸的疗效,突破了“灸不能及颜面”的禁忌。

    据赵时碧介绍,“赵氏雷火灸”具有其独特性,一是用其强大的火热力及红外辐射力,作用于人体的面(病灶周围)、位(病灶位)、穴达到循经感传通导经络和调节微循环的作用;二是在用灸区域的面、位、穴形成高浓药区,在热力作用下,渗透组织深部达到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散瘿散瘤等目的。在传统的基础上,“赵氏雷火灸”一是疗效的增强,二是治病范围的扩大。


    赵氏雷火灸:传承创新 铸就非凡(图2) 

    张丽在进行赵氏雷火灸教学


    张丽从河南中医学院针推专业硕士毕业后被聘为重庆市渝中区赵氏雷火灸传统医药研究所雷火灸研究员,开始跟随母亲赵时碧系统学习赵氏雷火灸疗法,她专业从事中西医临床工作已30余年,对“赵氏雷火灸疗法”熟稔于心。她说:“赵氏雷火灸的使用手法非常丰富,有八种,每个手法都有独特功效。例如雀啄法,火头对准施灸部位,像鸡啄米、雀啄食似的上下抖动,这个动作多用于泻邪气。还有小回旋法,火头对准施灸部位做固定的小回旋转,顺时针方向旋转可以泻邪气,逆时针方向旋转则是补法。其中横行灸法、纵行灸法、斜向灸法,这三种灸法在做的时候距离皮肤的高度也有讲究,像一至两厘米的高度就是泻法,而远一些三至五厘米就是补法。熟练掌握这些用法非一日之功,需要经年累月的不断学习和实践。”

    张丽说:“作为中医药非遗传承人,就要担负起传承发展的当代使命,让中医药非遗项目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进一步满足人们的需要。在未来,我将继续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让‘赵氏雷火灸’为更多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撰稿:宋夏媛

    编辑:查永婷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
    联系电话:010-57121216
    京ICP备20210048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513号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