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痔漏疗法”源于洛阳孟津,始于清朝嘉庆年间,传承至今已200多年。2021年7月,“张氏痔漏疗法”正式被列入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据家谱记载,清嘉庆年间,张氏祖先在兵荒马乱中救起一位郎中。为报答救命之恩,郎中将自己医治痔漏的家传绝技传给张家,于是张心德开始学医并行医乡里。第二代传承人张永寿、第三代传承人张广振,在本村开设药铺,坐堂为周边百姓疗疾,医治痔漏。清末民国时期,第四代传承人张林山,迁居渑池县常村(今义马市),并继承祖辈的痔漏医术。第五代传承人张鹏云,大胆创新、改进,使“化管丹”、“生肌散”配方和制作技术更加完善,祛腐生肌效果更加明显,从而盛誉广传。据民国17年《渑池县志》记载:“张鹏云,常村人,祖传四代,善医痔瘘。远近就医者常数十人,里中货食者至呈市云”。第六代传承人是张熙鉴、张熙尝、张熙斌、张熙功,其中张熙功医术尤高,打破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人将其痔漏医术传授予儿子张忠宣,张忠森,女儿张中敏,侄子张文甫。解放后,第七代传承人张文甫于1954年创办了洛阳市第一家肛肠医院,成为豫西肛肠界的权威,他主动将张家祖传秘方献出,1959年出版的《锦方汇集》,详细记载了张氏祖传痔漏疗法和秘方“化管丹”、“生肌散”的配方、升制以及临床功效。
张中敏(中)和刘芳(左)、刘富芝(右)
同为“张氏痔漏疗法”第七代传承人的张中敏,自幼耳濡目染,随父学习医术,传承家学,十五岁就已熟练掌握张氏祖传痔漏医术及丹药升制技术,在三门峡渑池,义马开设痔漏专科至今。为了将祖传医术发扬光大,她将其祖辈相传的医技及配伍秘方传授给女儿刘芳及儿媳刘富芝。
刘芳毕业于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专业,经多年的临床实践,进一步发展并完善了家传痔漏疗法和外用丹药的制作技艺,在治疗肛漏、痔、外科疮疡方面有独到之处。现兼任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肛肠分会理事、中华医学会会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委员、三门峡市医学会中西医结合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义马市政协委员。她在义马从事肛肠疾病工作已20余年,在广大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口碑。
为了“张氏痔漏疗法”传承好、传播好,她还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包括郑州卫健委、河南民生频道联合举办的《中医问方》栏目、河南省都市频道《我是中医传承人》栏目、豫西大肠肛门病论坛等,广泛地宣传推广张氏痔漏及传统丹药的制作方法。她说:“传承和发扬传统医学,让更多的人了解传承百年的传统医学和传统丹药文化是我一直在努力做的事。”
刘芳回忆到:“儿时家里的患者常年不断,母亲对于每个患者都是尽心尽力地医治。母亲十五岁就开始独立行医,因为当时外公家里患者较多,一些外地患者不能够前往就医,就邀请母亲前去,母亲治疗的第一位患者是河南省三门峡观音堂信用社的一位姓朱的主任,当时已经在某些医疗机构治疗许久未愈,经过母亲的治疗得到了痊愈,于是母亲第一次出诊便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一路辗转附近多个乡村,治愈患者近百人,出诊近半年才回到家中。我当初也不是很愿意做这个专业,也有放弃的念头,觉得不够体面,但是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以及看到一个个患者经过治疗后送来的一面面锦旗,一句句感谢,就坚持了下来。现在更觉得传承下去是自己应担当起的责任。
据刘芳介绍,张氏痔瘘依据中医理论,针对不同临床症状和病因病机,采用内外同治。内治以补气血、滋阴润肠、凉血除湿为法,内服汤药;外治先以“化管丹”为主,外敷瘘道处提脓祛腐,损伤性小,被肛肠界专家誉为“肛漏微创术”。
刘芳在为患者施治
“张氏痔漏疗法”的主要特征是以外治为主,秘方“化管丹”、“生肌散”严格按照古法升制,“化管丹”是将明矾、火硝等放入特制铁锅,新碗扣封,然后将精选白土粉碎、过箩、筛细、和泥、搓条。泥条压与棉花上将碗密封,然后上火升制,药锅冷却后碗底有橘红色的丹药,后与元寸、煅珍珠等研为细面放置于避光通风处一年后使用。“生肌散”由煅石膏、珍珠粉、乳香、没药等配制研粉。煅石膏清热、收敛、生肌,珍珠粉解毒生肌,乳香、没药配伍消肿生肌。
近年来,“张氏痔漏疗法”传承队伍与当地民众、文化专家和民俗学者深入合作,收集整理中医药典籍,积极促进中医药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对地方中医药文化的弘扬与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刘芳说:“张氏痔漏疗法能一步步受到大家的认可,是两百年历史积淀的结果也是历代传承人潜心研究的心血成果,我们积极推广中医治疗痔漏,就是希望能够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也为中医药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撰稿:宋夏媛
编辑:查永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