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工作者热议《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在全国非遗工作者当中引发热议。大家纷纷表示,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近年来始终受到国家高度重视,支持举措连续不断,且务实、有力。国家层面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氛围,势必会带动各级党委、政府提高对非遗的关注程度。同时,迈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步后,非遗作为特殊遗产,在各地有望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馆组织非遗主题体验日活动 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 锐 摄
夯实保护基础,增强项目获得感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磊认为,《意见》的印发,反映了党和政府对非遗工作一如既往的重视态度。山东既是文化大省,也是非遗大省,遍布全省各地的各级非遗项目,是孔孟之乡最美丽的风景之一。从一件件实物、一门门手艺中,能充分体会齐鲁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山东人民在千百年历史进程中涌现的生活智慧,体会各地独具特色、异彩纷呈的地域文化。
近年来,山东严格落实非遗“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将其作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群众文化旅游生活满意度的重要载体。在做好保护等基础工作的同时,推动非遗与时代审美相融合,与文旅事业发展相融合,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批非遗项目成为助力民众增收的抓手,一批非遗项目成为发展旅游产业的名片,还有一批非遗项目成为提高民众审美意识、增强民众文化自信的公共服务产品。
“《意见》的出台对于非遗传承人来说是一件大事和喜事,我们一定会认真做好《意见》的学习贯彻工作,以《意见》出台为契机,倍加珍惜面临的大好形势和大好机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留住乡愁、赓续中华文脉,为郑州的非遗保护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河南省郑州市非遗项目布艺传承人王彩红说。
当下,郑州正在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三场硬仗。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王彩红一直没闲着,特别是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王彩红为歌颂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鼓舞大家抗疫斗志,坚定抗疫信心,发挥手工技艺的艺术作用,积极创作战疫作品,并通过互联网进行推广。“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丰富非遗传播手段,拓展传播渠道,才能适应新时代非遗的发展需求。”她说。
“国家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让非遗工作者备受鼓舞。”河北省迁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何爱军说,多年来,迁安市积极推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设立非遗展示传承场所,开展传承教学、宣传展示等公益活动;成立迁安市非遗普查工作小组,收集非遗线索,绘制《迁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图》。下一步,将举办“长城脚下话非遗”活动,打造长城非遗传播区域性活动品牌,助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迁安段)建设保护工作。另外,迁安市积极推动非遗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近年来,迁安市共设立9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以“软文化”啃“硬骨头”的积极探索,有效激发了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
助力文旅融合,提升群众幸福感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唐正柱表示,这是首次以两办名义下发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性纲领性文件,充分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下一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将邀请专家一起认真学习领会《意见》内涵,以举办专题培训班或专题报告的形式,积极组织全区各级非遗保护工作者开展学习,确保《意见》学习入脑入心;对照《意见》要求,及时调整制定好“十四五”期间广西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规划,确保《意见》内容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加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力度,创新“非遗+文创”模式,推进优秀民族文化合理利用,奋力开启全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我很认真地看了文件,感到很激动。国家进一步加大对非遗的保护力度,将从政策层面为非遗传承人提供更多更具体的支持。”广东省广式腊味制作技艺(高埗矮仔肠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吕衬婵说,作为非遗传承人,在东莞市相关部门的带领下,自己扎扎实实地开展传承工作,未来将文件中提到的做法先行先试,比如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开通研学、旅游线路,联合大湾区多个城市连续几年开展东莞腊味节等。“希望未来能汇聚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力量,进一步做好非遗保护工作,让非遗从历史中走来,融入现今生活,为未来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同时继续把中华民族的瑰宝发扬光大。”她说。
聚焦时代审美,追求市场融入感
近期,陕西华夏文化创意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华夏文创”)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了《意见》。多年来,华夏文创注重实用与市场需求,不断创新,已与陕西历史博物馆等10多家博物馆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相继推出系列文创产品。
华夏文创董事长兼总经理朱先慧认为,随着大众不断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讲好文化故事尤为重要。随着政策倡导、市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未来的文创产业也将深耕市场,精准定位文化需求。她说:“我相信未来三五年大家再提到文创,就不仅仅是文创产品了,而将是大‘文创+’的概念。”
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国家级非遗项目寿山石雕作品《百福颂党恩》在福建省非遗博览苑亮相,巧夺天工的百枚“福”章在方寸之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非遗的独特魅力。
“寿山石是有千年文化传承的国之瑰宝,作为非遗传承人,有责任和使命将寿山石雕技艺进行活态保护、活态传承。”国家级非遗项目寿山石雕省级传承人冯伟表示,结合《意见》有关要求,将通过非遗传承体验中心吸引更多民众研学体验,让更多年轻人爱上寿山石雕,让这项技艺代代相传。借助非遗工作室推进非遗进校园、进单位、进社区,在不同社会群体中传播寿山石雕非遗保护知识,并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传播非遗,提高寿山石雕非遗技艺的可见度、影响力。
(统稿:苏锐 参与采写:张莹莹、李秋云、何山、宾阳、谭志红、秦毅、黄国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