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时指出:“56个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形成了多元一统的中华民族。我们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和民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保护好、传承好我国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目前面临着严峻挑战。要扎扎实实将其保护好、传承好,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保护传承人口较少民族非遗意义重大
在我国56个民族中,总人口在30万人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共有28个。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较少民族总人口为206.9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0.14%,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新疆等13个省(区)。这些民族拥有悠久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记忆,文物古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由于人口较少民族普遍没有本民族传统文字,其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主要以口头传承进行存续。
在我国43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人口较少民族也有1项,即赫哲族伊玛堪,列入年份为2011年。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共有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94项,占全国国家级非遗项目总数的6.8%。2007年、2008年、2009年、2012年、2018年,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先后命名了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截至2022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3057人。其中,人口较少民族国家级传承人80人,占总数的2.6%。2024年2月19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人选名单公示,共958人入选。其中,人口较少民族24人、占总数的2.5%。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口较少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近10年来,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巩固保护成果、增强传承活力的新阶段,一批珍贵、濒危和具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例如,2017年,国家图书馆策划并立项“中国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2019年,国家图书馆和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启动“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试点工作;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正式立项,建立起国家层面的共建共享机制。截至2023年12月,云南已完成独龙族、怒族、普米族、基诺族4个人口较少民族的典藏计划一期工作,形成了包括265个小时的口述史、335首民歌、234部民间文学、60个小时的民俗仪式和节日影音记录等初步成果,总结出“政府主导、力量整合、抢救为主、全面记录、共建共享”的试点经验做法。
人口较少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地域性、多样性、独特性和唯一性,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其进行挖掘、保护、传承与创新,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各民族的文化自信,丰富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内涵,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人口较少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瓶颈,迫切需要各方面介入,从政策扶持、人才培育、创新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赋能。
人口较少民族非遗传承现状
人口较少民族非遗传承人老龄化严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官方数据统计显示,28个人口较少民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普遍年龄偏高。其中,柯尔克孜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达斡尔族国家级传承人平均年龄都在80岁以上,鄂伦春族、赫哲族、俄罗斯族、撒拉族、保安族、京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平均年龄均接近80岁。由于年纪、身体等原因,大多数传承人内生动力不足,一些传承人直到去世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传承人,自身拥有的技艺也没有保存下来。
人口较少民族的非遗挖掘抢救工作相对滞后,数字化技术运用非常有限,很多优秀的传统技艺尚未得到挖掘和开发,特别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能力薄弱。由于持有人群体量较小、相关认定研究工作欠缺、知名度和影响力弱等,仍有大量人口较少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未被评为代表性非遗项目。此外,因为没有文献传世,人口较少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无法通过文献追溯。
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人口较少民族非遗项目经营方式大多以手工作坊、家族式生产企业以及合作社形式为主,规模较小、产量及销量均较低,实现产业化有一定难度。非遗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很难掌握新型传播、市场销售等手段。民族文化产品种类、数量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和场域正在减少,全民参与不够。仅靠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延续,无法得到完备的保护和传承。非遗主体不只是传承人,更是千千万万的民众,是整个社会群体。
人口较少民族的非遗项目主要集中在民俗、传统技艺等方面,内容比较单一。比如民间文学,其中的神话、民间传说、谚语等挖掘不足,特别是音乐、宗教、医疗、狩猎、自然知识、传统体育等方面挖掘记录较少。有些冷门绝学无人问津,比如鄂伦春萨满鼓制作技艺、萨满音乐注释等有待挖掘、整理、解析和阐释。
探索人口较少民族非遗保护传承新模式
人口较少民族非遗项目的挖掘和保护工作,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模式和方法,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加强科技与时尚相结合,增加人口较少民族的非遗项目数量和质量,确保每个人口较少民族都有自己的传承项目。将人口较少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濒危语言、古村落、濒危动植物资源等一同纳入整体性保护。进一步挖掘和培育人口较少民族非遗传承人,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所突破,逐步完善56个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体系。在政策立法上适当向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倾斜,进一步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制度。
人口较少民族的非遗项目不能只存在于博物馆、图书馆、书斋里,应积极探索人口较少民族非遗保护与传承新模式。首先,建设一批人口较少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鼓励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政府部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数据库,推动建设人口较少民族网上博物馆、数字展演厅,开展人口较少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其次,不断提升传承人的文化素质和传统技艺。有针对性地进行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扶持建立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企业和示范基地,对人口较少民族的生态资源、语言文化进行整体性动态保护,建立非遗文化生态保护区。再次,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运作。要加大文化科技创新与整合力度,着力培育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促进非遗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在遵循传统手工艺生产规律和运作方式的同时,将其融入现代社会实践,生产贴近市场需求的文创产品,以产品消费促进经济提升。持续推进非遗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构建非遗科学保护新格局。
要充分调动人口较少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参与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使人口较少民族的非遗传承从“抢救式”到“开放式”再到“全面发展”转向。开启 “全面开放”理念和文化互鉴模式。突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本民族内部或单线传承的模式,鼓励跨民族、跨地域培养传承人,解决人口较少民族传承人短缺问题。积极引导年轻人加入非遗传承行列,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非遗创新活动中发挥关键和引领作用,让年轻人成为非遗传承主力军。
作者:刘晓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新项目“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关系研究”(2023YZD04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