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网站首页
  • 相关机构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 项目名录
  • 项目聚焦
  • 风云人物
  • 会议展览
  • 人才培养
  • 影像展
  • 3D展厅
  • 中医药委员会
  • 王晨阳:推动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图片新闻

    发布时间: 2023-10-31 14:02 来源: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10月13日,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论坛在成都举办。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出席论坛并以《推动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为题作主旨报告。

    王晨阳:推动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图1)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作报告


    王晨阳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瑰宝,是五千多年文明的结晶,是最能代表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符号之一。中医药所承载的文明要素,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最基础的底层逻辑,如果一个民族、一个文明对自身在与历史与自然的互动中的生存法则,生命活动规律都没有深刻的哲学和科学认知,而被其他文明思想所左右,如何谈得上文化自信。所以,认知中医药,热爱中医药,是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渠道。

    据王晨阳介绍,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高度重视传统医药类非遗保护工作,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工作制度、项目保护、人才培养、宣传传播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政策法规逐步健全。《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推动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中药炮制及其他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工作部署,《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加强传统医药类非遗保护传承”的工作要求。在《“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和《“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分别提出了“推动传统医药类非遗保护传承”和“加大对传统医药类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力度”。

    工作机制不断完善。2020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中医药委员会,协调整合各方力量,研究并推动解决传统医药类非遗保护传承中的重大问题,推进传统医药类非遗保护传承发展。

    项目保护持续加强。目前,国务院公布的155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传统医药类项目23项,涉及182个子项,其中既包括了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针灸、中医养生等项目,还包括了藏医药、蒙医药、苗医药、维吾尔医药等少数民族医药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财政通过国家非遗保护资金,累计拨付近1.4亿元支持传统医药类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开展保护传承工作。

    传承人管理更加规范。中央财政每年通过国家非遗保护资金给予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万元传习补助。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监督管理,连续3年对在世的传统医药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年度传承活动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优秀的,适当增加传承补助经费。实施记录工程,累计拨付3200万元对80名传统医药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记录,用数字多媒体等手段,以口述片、项目实践片、传承教学片等形式,记录和保存了一批传统医药类非遗传承人所承载的独到技艺、文化记忆。

    传播活动丰富多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支持网络平台免费播放《非遗传承人记录影像之中药炮制技术》《老中医》等传统医药类非遗题材影片、纪录片,广泛传播传统医药知识。在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丹寨非遗周等重要文化展会中设置传统医药非遗专题活动,展示传统医药非遗保护新成果。

    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医针灸”和“藏医药浴法”2项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140个国家676项遗产项目或优秀保护实践中仅有的2个直接以医药命名的项目,极大提升了我国传统医药的国际影响力,提高了国际社会对传统医药非遗重要性的认识,向国际社会宣示了中国政府及人民大众保护中医药的决心和责任。

    王晨阳表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传统医药类非遗焕发出了新的时代光彩,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了新的贡献,成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以张伯礼院士为代表的广大传统医药非遗传承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发扬忠诚、执着、朴实的优秀品格,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为抗击疫情提供“千方百剂”,成为重要战“疫”力量,让中华瑰宝惠泽千万群众、惠及世界多国。

    王晨阳指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传统医药类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对传统医药类非遗的文化价值认知还远远不够,对其中蕴含的哲学智慧、健康理念、实践经验等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研究阐释还很不充分;部分传统医药代表性传承人对自己所持有的项目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完整;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加速推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传统医药创新发展的能力动力不足,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传统医药是非遗的重要门类,因此扎实做好传统医药的研究、保护、传承、利用、传播等工作,推进传统医药系统性保护,全面提高传统医药保护传承水平,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的应有之义。

    王晨阳强调,推动非遗系统性保护,是对非遗再认知的过程,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和新机遇中,对非遗保护各项工作全面深度评估考量,再塑重构的系统性工程。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化的非遗保护经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守正创新;坚持系统观念,做到问题导向;坚持自信自立,做到胸怀天下。这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推进传统医药类非遗的系统性保护的进程中,也要同样坚持。

    王晨阳指出,非遗本来就是一门实践的学问,没有了实践,所有传承都无从谈起。传统医药尤其重视临床实践,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解除人民群众的病痛,才能提升传承能力,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项目才能有存续力和生命力。

    非遗是一门展现人类创造力的学问,非遗的传承发展就是在与历史和自然的互动中不断再创造的过程。中国的传统医药历经千年而不衰,正是不断适应自然发展变化、不断探索人类自身机能进化、不断攻克变化多端的内毒外邪侵扰而存续下来的,发展起来的。中医诊疗是最具有创造性的劳动,对不同病患的每一次治疗方案,都可以说是一个创造创新的作品。传统医药的创造创新是最艰难的、最漫长的过程,和其他门类的非遗项目相比,不是表现形式上的创新,而是实际应用的成效,其难度不可同日而语。望问万人疗愈千人,方可得到一副对症时代变化的验方,这是时间和生命累积起来的,甚至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获得,弥足珍贵。传统医药的传承人要有信念和恒心,全社会也要有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非遗是一门与人民同生共进的学问,遗产持有者之外的广大受众的需求和认同,是非遗长期生存发展必要的社会环境。非遗保护必须要站稳人民立场、充分激发全民族创造创新活力,将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中医药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思想理念、哲学认知,融入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日用而不觉。要引导全社会用中医药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理念指导人们的生活,调理身心。人人都“治未病”,才能建设健康中国。这也正是传统医药类非遗应该发挥的文化意义、社会功能和当代价值。

    如何进一步做好传统医药非遗的系统性保护,王晨阳指出:

    要持续加强项目保护。对传统医药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履职尽责情况进行检查,加强动态管理,夯实保护单位责任。非遗相关政策和资金向急需保护的传统医药项目倾斜。继续推进非遗记录工程,加强对推进传统医药代表性传承人学术经验、传统技艺的记录保存。加强传统医药的理论研究和挖掘阐释,促进完善中医药典籍、技术和方药名录,传承和弘扬传统医药宝库中的精华精髓。

    要持续加强人才培养。支持传统医药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对评估结果为优秀的传统医药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给予适当奖励。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中,对传统医药类传承人予以关注,鼓励和激发传承人在保护传承传统医药类非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支持相关院校加大传统医药非遗传统技艺的传授,培养既有丰富现代化理论素养,又能掌握传统非遗知识和技艺的人才,逐步形成接续有序的高素质传统医药非遗人才传承梯队。

    要持续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普及。深入挖掘传统医药非遗的文化内涵,指导项目保护单位、代表性传承人,完整、准确阐述传统医药的历史渊源、形成环境和演变过程,积极宣传传统医药相关知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升大众对传统医药的认知与认同。大力支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开展各种研讨交流、义诊展示等活动,尤其是要全力支持中医药委员会提出的系统性保护的4个专项工作。希望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举办有关活动,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中医药传承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鼓励在非遗馆、非遗工坊等传承体验设施中开展传统医药展示传播活动,推动实现科学化、大众化、特色化传播。依托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传统医药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开展国际交流与传播推广,更好地推动传统医药走向世界。   

    “只有深刻地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深入挖掘和阐发其中蕴含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时代价值,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做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传统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共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充分发挥传统医药在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和文化强国、谱写护佑人类健康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王晨阳说。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
    联系电话:010-57121216
    京ICP备20210048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513号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