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网站首页
  • 相关机构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 项目名录
  • 项目聚焦
  • 风云人物
  • 会议展览
  • 人才培养
  • 影像展
  • 3D展厅
  • 中医药委员会
  • 林继富: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发布时间: 2024-06-07 14:21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出重要指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非遗系统性保护要关注生活系统和文化系统的共同性、整体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中华各民族的非遗之所以能够保持连续性、创新性、包容性,源于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和深厚的文化传统。每一种非遗类型、每一位非遗传承人、每一次非遗情感表达,都是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和中华文化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同中有异”“异中存同”,非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关系的生动映照。因此,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需要关注各民族非遗的生活实践和日常形态,保护传承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同时将各民族非遗自觉融入中华文化之中,融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非遗记录着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历史,在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发展、赓续中华文脉的过程中,各族人民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非遗传承活力,赋予非遗新的文化内涵。我国各地纷纷建立非遗馆、非遗传承体验中心(所、点),通过各种方式将非遗引入校园、社区和街道,开展系列活动,将当代社会生活、知识生产方式、文化形态和教育形式融入其中,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文化自信,展现各民族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磅礴力量。

    非遗的生活实践凝聚跨地域社会的整体性和统一性,积蓄满足各民族人民美好生活的新动能。如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西北多民族共享的“花儿”、迪庆维西县的“大词戏”等非遗项目,都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成果,彰显中华文化符号在历史和生活中的丰富性。

    各族人民在创新发展中探索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路径,合理利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以就业带动力强的非遗项目为依托,实现各族人民增收致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各地积极探索“非遗+旅游”“非遗+互联网”模式,将非遗保护传承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以非遗工坊、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中华老字号为重点,依托非遗特色村镇、历史文化街区、旅游景区等,线上线下结合开展活动,激发各族人民参与非遗传承的文化自觉,增强非遗转化创新的内生动力,合理利用非遗造福各族人民。如,“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在创作瓷画时不拘泥于传统的动植物、历史人物、传奇故事等题材,而是创新描绘非写实风景,结合中国传统美学的诗画精神,既拓展了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新内容,也拓宽了景德镇手工瓷制品的创收增收渠道。

    以非遗为纽带连接各族人民,以非遗滋养各族人民的生活,将非遗置于更加广阔的历史纵深和文化空间中,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非遗进一步融入现代生活,能够更加有效地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对于推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和传承不是封闭、保守、孤立的,而是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在互嵌共生中发展。非遗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流、共同智慧的结晶。各民族非遗相互借鉴、吸收,在积累中演进、在记忆中赓续、在融合中发展,从而形成中华民族非遗的生活体系和基因谱系。如,春节历史悠久,传播范围广泛,文化表现多样多元,其传承的和平、和睦、和谐的中华文明理念为各族人民共享,其承载的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与自然共生的价值观为世界认同。无论是历史传承,还是现实发展,非遗的传承发展离不开交流互鉴和中华文化的持久浸润。在非遗保护传承过程中,通过“润物细无声”地交往、交流、交融,涵养中华民族包容性品格,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道路上发挥历史主动性、人民的主体性,以“百川归流”的气势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各民族非遗又在包容与理解前提下,通过创新发展实现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设。

    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不仅要关注非遗与文化生态空间的整体性,更要重视非遗各要素与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非遗与外部社会文化生态系统相契合,将“洋的与土的”“传统的与未来的”“国家的与民间的”等更深厚的传统、更广阔的地域与非遗主体相联系,构成系统性的生活联结。

    非遗系统性保护立足当下,在时间之流中贯通传承与发展,实现非遗及其传承人群发展历程的细致观照。它包含历史环境要素和社会生活要素,记录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历史,在历史与现实交汇中发展,展示非遗融入当代生活的生机活力,在与时俱进中丰富,在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中彰显中华文化的自信力和影响力,赓续中华文脉,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认同感,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精神力量。

    作者:林继富,中央民族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
    联系电话:010-68868488
    京ICP备20210048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513号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