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网站首页
  • 相关机构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 项目名录
  • 项目聚焦
  • 风云人物
  • 会议展览
  • 人才培养
  • 影像展
  • 3D展厅
  • 中医药委员会
  • 王莎莎、全小国: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 守护共有精神家园

    发布时间: 2024-06-17 10:33 来源: 中国文化报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凝聚民族精神、连结民族情感、赓续历史文脉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我国认真履行非遗保护义务,在“两个结合”指导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化、法治化水平持续提升,并探索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的经验。2021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把系统性保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同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力量”。

    非遗的系统性保护是通过观照非遗自身的整体性、非遗构成要素的层次性、非遗对外在环境的开放性和非遗文化基因的稳定性,对非遗实施系统的、整体的乃至全面的保护,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一是以系统方法构建非遗项目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县4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制度,被认定的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有10万余项。如此庞大的项目和传承人群体,需要跨地域、跨民族进行同一项目或类似项目的系统梳理,推动其联动保护和比较研究,比如剪纸、刺绣等;也需要梳理有着从属或层级关系的非遗项目,从而明晰不同类别文化事象之间的逻辑关系,掌握它们的生成演变规律,进而优化科学保护举措。比如,龙舟制作技艺、粽子制作技艺和划龙舟仪式等,构成了一个具有层次性的非遗丛或非遗群。

    二是非遗的保护、传承、传播和利用有机统一。非遗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明晰保护、传承、传播和利用之间的关系,保护和传承是非遗存续的必要基础,传播和利用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针对非遗保护,需要综合运用传承人记录工程、生产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等手段,加强非遗数字资源的整理、收集与传播,建立系统完整的非遗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不断推进非遗数字化体系建设。针对非遗传承,要科学开展非遗传承人培训计划,不断充实非遗传承人队伍。针对非遗传播,需要综合运用媒体传播渠道,利用文化场馆和节庆活动,借助国内外媒体资源,实现“线上+线下”“国内+国外”的立体式传播。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非遗持续赋能演艺、文创、旅游、餐饮、展会和数字等领域。

    三是科学开展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2007年,我国批准设立了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到如今,我国共设立了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非遗而言,其生态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即非遗及其传承人所依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可以说,非遗的文化生态由无数系统有机组成,因此,在保护工作中需要全面观照文化生态中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非遗本身。具体而言,需要结合非遗本身的整体性、构成要素的层次性、外界环境的开放性和文化基因的稳定性,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全面整理非遗项目和构成要素,构建非遗丛、非遗要素集群,整合和优化非遗传承人队伍以及各类非遗保护力量,恢复并保持非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挖掘和研究各类非遗中蕴含的文化基因,构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文化基因库,使之成为中华文化基因库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当地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

    四是不断强化非遗保护人才队伍建设。非遗的保护传承和传播利用,专业人才是关键。因此,需要借助高校、职业院校和非遗工坊等机构系统培养非遗传承人、非遗产业经营者、非遗文创师、非遗策展人、非遗传播者和非遗保护机构负责人等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人才。我国高校已将非遗纳入高等教育培养体系之中。2021年,教育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式纳入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设置,部分大中专院校也成立了非遗研究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交叉性和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在教材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学科知识等方面亟待构建与完善。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和大中专院校需要不断充实和优化教师资源,为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培养各类优质人才,建成结构完整、素质优良的非遗保护人才队伍。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传播与利用需要全民积极参与。传统是一条河流,在百姓“日用而不觉”中生生不息地流淌,只有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探寻它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与契合点,才能够真正见人、见物、见生活。当前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并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由之路。

    作者:王莎莎,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全小国,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
    联系电话:010-68868488
    京ICP备20210048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513号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