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宁组方及其药物炮制工艺:传承与守望
“腰痛宁组方及其药物炮制工艺”秉承第四代传承人郭晓庄家传验方,精选十余味道地药材,遵古炮制,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已百年有余。2021年6月,“腰痛宁组方及其药物炮制工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腰痛宁组方及其药物炮制工艺”秉承第四代传承人郭晓庄家传验方,精选十余味道地药材,遵古炮制,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已百年有余。2021年6月,“腰痛宁组方及其药物炮制工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牛黄清心丸系达仁堂传统品种,处方见于清•康熙四十五年达仁堂乐家老铺创始人乐显扬之子乐凤鸣整理的《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卷一,风痰门之首。该方取自宋代太医局所属和剂局所编纂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张氏经络收放疗法”是在继承中医传统的经络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天人相应理论基础上,以特有手法点按穴位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该项目通过手指对患者患处的触...
2021年6月,“赵氏雷火灸”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的前身雷火神针,首见于明《本草纲目》:“雷火神针法”是一种艾灸法,之所以称为“针”,是因为操作时,实...
“宏仁堂紫雪散传统制作技艺”秉承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方配伍,精选十余味道地药材,遵循乐家老铺祖传350年的炮制秘法,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已传承17代。2021年6月,“宏仁...
近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创立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的“应氏奇穴疗法”被列入传统医药类中医诊疗法项目。...
“桐君传统中药文化”以药祖桐君的精神为基础,以桐庐县为中心,以钱塘江流域为辐射源,从江南扩散到华南、西南等地。以中药采集与炮制技艺为核心内容,包括桐君历史传说、《桐君采药录》文献、桐君山文化遗址、药祖...
第七代传承人杜胜强而今经验丰富、精神充沛,已经完全继承了“杜氏口疮治疗技法”,并将该技法传授于杜春阳和赵正丽。杜胜强提出在自身能力范围内为广大贫困户患者和军人、劳模...
“摸骨正脊术”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一带,集中区域为晋中市、太原市和吕梁市的所辖区域,包括太谷县、平遥县、介休市、孝义市等地。南北辐射至山西省的运城市、...
“蕲春艾灸疗法”是由中国民间的灸焫法发展而来,代表性灸法雷火神针灸为李时珍首创,源于《本草纲目》的大灸法和流传于蕲春民间的火灸法,技法独特,选穴精准,使用方便,价...
“骆氏化脓灸”源于绍兴马山镇尚巷村,它在对风寒湿痹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为骆氏中医研究风症、诊治寒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5年11月,“骆氏化脓灸”被列入绍兴...
“平氏浸膏制作技艺”有着200多年的历史,是经八代传承、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不断汲取各家经验而形成的特色技艺。2014年11月,该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苑勇敢自幼就得到了母亲的亲传,并在母亲的严格要求下一边学习文化知识,一边学习黄氏膏药制作技艺。母亲为了让他继承祖业,在他高中毕业后,就送他到滑县卫生学校和河南省仲...
金艳致力于将瑶族养生传奇带出大瑶山,播撒于世界,2015年5月因传承与弘扬瑶医瑶药文化有所贡献,她被聘任为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药协会理事;2016年8月被聘任为广西瑶学学会理事;...
“黄氏经络五行调法”在明末清初由河南省原阳县(原为阳武郡县)陡门乡黄滩区黄氏先人黄洪创立,其以“仁德守道,济世救苦”为理念,世代传承至今。“黄氏经络五行调法”的传...
“合真传统手工制香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宗兆睿是天津中医药大学创业导师、天津市南开医院特聘教授,建立了中华药香文化展览馆,将“合真传统手工制香技艺”编入素质拓展课走...
武氏正骨起源于高平市西南十五公里处的小村庄武家掌,从古至今,这个村以武姓最多,且村形如掌,遂起名武家掌村,后更名为掌握村。现在,武氏正骨已经迁出村子很多年,但是武...
吴氏祖传中医起源于浙江吴县,明朝洪武年间传到太谷,历经25代,融合了中国南北方的中医药理论,其妇科诊疗方法独具一格。在他们的悉心守护与不懈努力下,“吴氏妇科”于2014年5月被列入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
尼玛才让出生于青藏高原那片圣洁的土地,因为姥爷是藏医大夫,耳濡目染,自幼便对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平日里喜欢在旁边安静地看着姥爷为患者医治,有时也进行协助诊疗。当时的医疗条件差,没有珍贵的刀具,只能...
“贾氏点穴疗法”于2014年11月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陈荣钟被认定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点穴疗法是由武功点穴术演化而来的,鼻祖张三丰《明代·方伎传...
微信公众号
视频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