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网站首页
  • 相关机构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 项目名录
  • 项目聚焦
  • 风云人物
  • 会议展览
  • 人才培养
  • 影像展
  • 3D展厅
  • 中医药委员会
  • 广州“岭南传统中医药非遗宣传展示季”启动

    发布时间: 2024-01-08 08:57 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1月6日上午,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参赞天地——岭南传统中医药非遗宣传展示季”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展示季以“来文化馆,过健康年”为主题,在1月至3月间举行“参赞天地——岭南传统中医药非遗展”“灿灿星河——中医药历史故事展”“岭南传统中医药非遗宣传推广周”“中医药历史人物巡游活动”“大健康文创展销会”等丰富活动,让广大市民在2024年开年就能沉浸式感受岭南中医药非遗的魅力,共度一个广式健康年。

    作为岭南中医药的重要发源地和聚集地,广州拥有丰富的中医药非遗资源,目前广州已认定18个市级以上传统医药类非遗代表性项目、26位市级以上传统医药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本次“参赞天地——岭南传统中医药非遗宣传展示季”,是广州传统中医药非遗首次以展览、展演、展销、体验等综合形式集中呈现,也是“非遗+群文+健康”的创造性深度融合。

    参赞天地,展岭南传统中医药之精华

    “参赞天地——岭南传统中医药非遗展”,历经半年的调研和策划,于2024年初正式在广州市文化馆中心阁特展厅和市民见面。展览主题以《中庸》“能尽物之性,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为灵感,突出岭南传统中医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反映出“参赞天地之化育”的中国哲学观。

    本次展览以广州市18项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为主要展陈内容,展示252件岭南中医药珍品。展陈内容划分为“岭南出好药”“杏林枝叶繁 ”“养怡得永年”三个单元,分别从岭南中药、岭南中医、岭南养生三个维度出发,深入挖掘和呈现岭南地区丰富的中医药非遗资源和文化底蕴,从道地的草药品种、传统的制药技艺再到世代相传的诊疗方法,充分体现岭南人民的医学智慧和养生观。

    在“岭南出好药”板块,齐聚陈李济、潘高寿、采芝林、敬修堂、小柴胡、二天油、夏桑菊、中一安宫牛黄丸等8个老字号中药文化或制药技艺,不仅展示了多种药物的制作流程和原材料,还展出了陈李济百年楹联、敬修堂故宫文物、上世纪40-80年代的潘高寿传统调配罐等丰富珍贵的中医药文化珍品,还通过“六个妙招,选好陈皮”“鹿的全身都是宝”“养肺正当时”等生动有趣的故事为观众科普岭南中医药的实用知识。

    广州“岭南传统中医药非遗宣传展示季”启动(图1)

    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在 “杏林枝叶繁”板块,展示了西关正骨、肌骨同治疗法、岭南传统天灸疗法、岭南陈氏针法、岭南火针疗法、岭南飞针疗法、蛇串疮特色疗法、岭南罗氏妇科诊法等8个特色鲜明的岭南医学流派或特色疗法,通过图文、诊治工具、书籍专著、视频教学等展陈内容,为观众呈现岭南医学流派的精深绝妙,还有很多中医养生小窍门等着观众一试。

    在“养怡得永年”板块,展示了以王老吉凉茶、端午午时茶两个非遗项目为核心的岭南凉茶和养生文化。现场不仅还原了旧时的“王老吉凉茶铺”,还带来“林则徐赠名‘王老吉’”等精彩故事。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岭南传统中医药非遗,现场除了展柜展示外,还设置多个互动打卡区,市民们能在“妙问百子柜”猜测药材,能在“十大名方”认识常见的“君臣佐使”配伍,还能在集章打卡、猜谜互动等过程中,近距离感受岭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灿灿星河,溯传统中医药之文脉

    为了让市民充分了解传统中医药发展脉络,本次活动匠心独运,利用广州市文化馆中心阁前游廊洞窗,通过移步易景、融合构景的手法,呈现“灿灿星河——中医药历史故事展”,将19个从远古到清代的中国中医药发展历史的典故与大事记融入广州市文化馆古色古香的建筑氛围之中,让市民充分感受历代先贤的岐黄智慧。

    漫步游廊,游客能够了解伏羲用动物骨头、石头等材料经过多次试验,制成了九种针刺工具,成为现代针灸的起源;能够了解中医之术,为什么常常被人们称为“岐黄之道”;能够了解“望、闻、问、切”四诊法究竟由谁创立等中医历史。

    据介绍,这批历史故事节选、取材于岭南国医小镇的浮雕景观长廊。2017年11月26日,该景观长廊荣获“世界最长砂岩深浮雕”吉尼斯记录。在参观完现场后,游客们纷纷表示,要去国医小镇一探究竟。

    14个推广周,让岭南传统中医药融入日常生活

    常言道“上工治未病”。岭南传统中医药文化,其核心要义都是重视增强人们的体质,让人们不生病、少生病,防微杜渐。为了让广大市民游客亲身体验岭南中医药的独到疗法和核心理念,本次“参赞天地——岭南传统中医药非遗宣传展示季”还将推出持续长达3个月,17个中医药非遗项目参与,由42场讲座、体验、义诊等活动组成的“岭南传统中医药非遗宣传推广周”活动。

    广州“岭南传统中医药非遗宣传展示季”启动(图2)

    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从1月6日起,“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展示周”“特色天灸展示周”“肌骨同治疗法展示周”“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展示周”“采芝林传统中药文化展示周”“西关正骨义诊展示周”“针灸义诊展示周”“小柴胡制剂方法展示周”“岭南妇科诊法展示周”“蛇串疮特色疗法展示周”“中一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展示周”“敬修堂传统中药文化展示周”“二天油制作技艺、夏桑菊制作技艺展示周”“王老吉凉茶展示周”将接连在广州市文化馆上演。结合各大医药品牌特点,以技艺演示、互动体验、研学旅游、科普讲座、知识问答和义诊义赠等丰富的形式和创新的玩法呈现给广大市民游客。在活动中,市民可以了解百年老字号药企的发展历史,可以亲自制作日常所用中药,可以听中医大咖的养生讲座,还可以体验非遗传承人的健康义诊,从多个视角活态传承岭南传统中医药非遗,促进岭南传统中医药融入人们日常生活。

    据悉,传统医药是非遗十大门类里的一个大类。当前,广州市正大力推进中医药强市战略,着力加强传统医药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2022年5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指出,充分利用广州岭南传统中药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传统中药项目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2023年8月,市文广旅局与市卫生健康委、市委宣传部等部门共同制定了《广州市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要求各部门发挥我市中医药独特优势,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本次活动,是对岭南传统中医药非遗的集中展示,以此激发其传承活力,促进民众共享岭南传统中医药智慧,营造过“广式健康年”的浓浓年味。接下来还将启动“春节非遗游园会——大健康产品展销会”“广州非遗展示馆岭南传统中医药分馆建设行动”“岭南传统中医药非遗系列展演”等活动板块,以更好地推动岭南中医药非遗的传承发展。(文 李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
    联系电话:010-57121216
    京ICP备20210048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513号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