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网站首页
  • 相关机构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 项目名录
  • 项目聚焦
  • 风云人物
  • 会议展览
  • 人才培养
  • 影像展
  • 3D展厅
  • 中医药委员会
  • 扎扎实实把非遗保护好传承好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发布时间: 2024-01-17 15:45 来源: 中国文化报

    以高品质的节庆展会搭建交流平台,以琳琅满目的非遗产品释放传承活力,以广泛覆盖的非遗工坊促进乡村振兴,各方共推的研培计划成为重要支点,线上、线下传播普及吸引全社会关注……2023年是文化传承方向愈加明晰的一年,是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的一年,也是非遗保护中国经验彰显影响力的一年。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强化法治建设 有效构建保障体系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遗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等重要会议都将文化传承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明确了非遗保护工作路径。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贯彻落实见于行动。2022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专门印发《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通知》,持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简称“非遗司”)依托媒体专门开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重要指示”专栏,总结推广全国各地的贯彻落实情况和相关成果,生动记录前行步伐。

    抓住重要节点,推进法治建设,夯实传承基础,是2023年非遗保护工作的关键动作之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修订,到印发《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2023年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行动计划》《2023年大运河非遗保护传承利用行动计划》,加之一系列的名录制度、认定制度、评估制度更加完善,有效的保障体系为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提供了坚实支撑。

    优化发展渠道 有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2023年,非遗保护传承水平进一步提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渠道进一步优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进一步强化。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完成3614家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履职尽责评估工作,重新认定保护单位622家;组织开展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开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工作;开展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验收,公布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等10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推进“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征集发布22个典型案例,举办相关交流活动,扩大示范效应;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评审公示100家2023—2025年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支持上海、江苏、浙江、贵州开展传统工艺项目存续状况评估试点工作。目前,全国设立的6700余家非遗工坊覆盖了脱贫县和乡村振兴重点县,成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带动就业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阵地。

    细化专业培训 有序壮大人才队伍

    人才建设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简称“研培计划”),超过10万人次非遗传承人受益。2023年,三部门对2021年至2022年实施的143期研培项目开展了年度绩效考核,遴选并发布了50个优秀案例,展现了研培计划实施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深远影响。在绩效考核基础上,文化和旅游部对研培计划参与院校开展了动态调整,共计130所院校参与下一阶段研培计划。“研培计划不光传授新知识、新理念、新技能,也让我们掌握了一套适应时代的创新策略,交到更多朋友,达成更多合作。”参与其中的非遗传承人表示收获颇丰。

    2023年,非遗学科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持续推进。在教育部支持下,全国设立“非遗保护”本科专业的高校增至18所;天津大学等高校“非遗学”学科建设逐渐成形。2023年举办的全国高校非遗保护政策与实务培训班,有123所高校的教师踊跃参加,高校非遗师资队伍进一步扩大,高校非遗研究教学能力日渐提升。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培训班,长江沿线、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南部地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修班等陆续举办;非遗网络学院正式上线,为基层非遗保护工作骨干队伍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持续壮大基层人才队伍。

    深化宣传推广 有机融合现代传播

    通过融合、引入多元的现代传播方式,非遗传播的声量不断扩大。2023年,各地开展春节非遗传承实践相关活动1.2万余场,“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越办越有新意;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纪念活动、2023全国非遗曲艺周、2023云游非遗·影像展、非遗购物节广受关注,让非遗走上云端、融入生活,全国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9800余场。“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主题活动、2023“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展、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生命如歌——万桐书与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专题展、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集中体现文化交流成果。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不仅体现在更多主题线路中,更体现在人们的自觉选择和生活体验。此外,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拍摄播出的《非遗里的中国》第一季11期节目已圆满收官,全网覆盖用户超75.4亿人次,第二季首集新疆篇顺利播出,覆盖人群4882.7万人次。

    一年来,非遗事业得到了全社会热切关注和广泛参与,各项工作蓬勃有序开展。迈向新时期,文化和旅游部将继续扎实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记者 王彬)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
    联系电话:010-57121216
    京ICP备20210048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513号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