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网站首页
  • 相关机构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 项目名录
  • 项目聚焦
  • 风云人物
  • 会议展览
  • 人才培养
  • 影像展
  • 3D展厅
  • 中医药委员会
  • 人民艺起评:以人才为本为非遗传承注入不竭动力

    2022-09-03

    近日,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举办。兔儿爷、京剧脸谱、太极拳、光山花鼓戏、唐三彩烧制技艺、徐州香包、苗绣等来自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技艺、新作精品、特色表演集中亮相,共有332名非遗传承...

    于欢:构建中药炮制文化传承传播新范式

    2022-08-24

    中药炮制技术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独有的制药技术。将植物、动物或矿物原药材进行净制、切制和炮炙,不仅须遵循中医药理论、符合中医临床辨证论治需要,更要满足调剂、制剂要求,是中医临床用药有效性...

    刘秦民: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2022-08-22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

    王淑军:中医唤醒国人沉睡的中华文化基因

    2022-08-15

    回望近代百年,当部分国人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睁眼看世界时,中华文化的困境便已开始。伴随着西方文化强势而来,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总体被视为腐朽落后的东西踏在脚下,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文化自信心几近被...

    段进:传承文化,让城市存“物”留“脉”

    2022-08-04

    城市空间追求的是合理的布局与功能、美丽且富有内涵的环境与风貌,历史上形成许多经典的案例,成为城市文化遗产。然而,在新城建设或旧城更新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方面,直接套用传统文化符号与形式的现...

    董玉节: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2022-07-29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和走向世界,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好...

    廖永霞:非遗保护守正更要创新

    2022-07-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联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

    严世芸 胡鸿毅:构建中医药现代知识体系的思考

    2022-07-18

    今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致青蒿素问世50周年暨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的贺信中强调,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密切公共卫生领域交流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推动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维护...

    吴滨江:中医药已具备全面深入走向世界的条件

    2022-07-13

    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的《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报告》令人振奋,明确肯定了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鼓励世卫组织会员国在其卫生保健系统和监管框架内考虑使用中医药治疗新冠的可能...

    王福州:非遗“本体特征”述要

    2022-07-12

    “文化遗产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需要不断从本体层面进行理论反思与回顾。作为文化遗产的非物质形式,非遗的本体特征难以脱离文化遗产的框架和体系,在形态上包括人、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等不同的本体层次,经由外部...

    陈卫中:营造依法保护非遗良好氛围

    2022-07-11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离不开法治的保障。今天,本版刊发一组地方相关调研文章,分享...

    王君平:依法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2022-07-08

    不久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实现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中医医师配置不低于本机构医师总数的60%,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

    马盛德:非遗保护的核心是人,非遗要走进现代生活

    2022-07-04

    以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标志,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走过近20年的历程。国家文旅部非遗司原一级巡视员和原副司长、中国社...

    戴珩:非遗和乡村振兴相互赋能

    2022-07-01

    当下,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非遗的身影显得特别活跃,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也日益凸显。非遗和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不是非遗对乡村振兴单向的助力,而是非遗和乡村振兴相互赋能,相互助力,良性互动。非遗和乡...

    范周:“非遗+”激发中国传统文化新活力

    2022-06-29

    非遗作为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承载着独特的民族记忆,对于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不断强化顶层设计,非遗保...

    冯骥才:完善学科建设 助力非遗传承

    2022-06-29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去年,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落户天津大学,由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承担培养工作。近日,该学科...

    郭孟秀:加强非遗项目的论证和宣传

    2022-06-28

    我国建立了完整的非遗四级目录体系,列入名录的少数民族项目是其代表性优秀文化艺术的高度凝练与具体体现。但在项目申报和宣传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新入选项目质量堪忧,一些地方重申报轻传承;开发利用体系与...

    白庚胜:我国非遗学建设管见

    2022-06-28

    我国少数民族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前已经进入到冷静保护与理性传承并举、通过传承强化保护、通过保护守正创新的新阶段。为建设好发展好我国非遗学,建立起科学、完备、合理的非遗学学科体系,进一步保护、传...

    范周:非遗数字化,更要见人见物见生活

    2022-06-27

    非遗保护与传播领域的数字化实践在我国已经开展了10多年,从2010年原文化部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纳入“十二五”规划至今,已经陆续建成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等一系列数字化基础设施和...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
    联系电话:010-68868488
    京ICP备20210048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513号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