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 网站首页
  • 相关机构
  • 政策法规
  • 新闻资讯
  • 项目名录
  • 项目聚焦
  • 风云人物
  • 会议展览
  • 人才培养
  • 影像展
  • 3D展厅
  • 中医药委员会
  • 戴珩:非遗和乡村振兴相互赋能

    2022-07-01

    当下,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非遗的身影显得特别活跃,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也日益凸显。非遗和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不是非遗对乡村振兴单向的助力,而是非遗和乡村振兴相互赋能,相互助力,良性互动。非遗和乡...

    范周:“非遗+”激发中国传统文化新活力

    2022-06-29

    非遗作为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承载着独特的民族记忆,对于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不断强化顶层设计,非遗保...

    冯骥才:完善学科建设 助力非遗传承

    2022-06-29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去年,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落户天津大学,由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承担培养工作。近日,该学科...

    郭孟秀:加强非遗项目的论证和宣传

    2022-06-28

    我国建立了完整的非遗四级目录体系,列入名录的少数民族项目是其代表性优秀文化艺术的高度凝练与具体体现。但在项目申报和宣传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新入选项目质量堪忧,一些地方重申报轻传承;开发利用体系与...

    白庚胜:我国非遗学建设管见

    2022-06-28

    我国少数民族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前已经进入到冷静保护与理性传承并举、通过传承强化保护、通过保护守正创新的新阶段。为建设好发展好我国非遗学,建立起科学、完备、合理的非遗学学科体系,进一步保护、传...

    范周:非遗数字化,更要见人见物见生活

    2022-06-27

    非遗保护与传播领域的数字化实践在我国已经开展了10多年,从2010年原文化部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纳入“十二五”规划至今,已经陆续建成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等一系列数字化基础设施和...

    戴珩:找准非遗与当代人需求的连接点

    2022-06-24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主题是“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保护非遗,需要见人见物见生活;传承非遗,重在传技传艺传精神。要让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绽放出迷人光彩,必须找准非遗与当代...

    李广春:谁说年轻人不爱非遗

    2022-06-23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新产品琳琅满目,新模式推陈出新,新生活丰富多彩。与此同时,有些行业消失了,有些产品萎缩了,有些技术失传了,不少有识之士发出“救救非遗”的呐喊。毋庸置疑,非遗与现代生活...

    张宗明:推动中医药文化全方位立体式“走出去”

    2022-06-23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与政治地位的提升,世界范围内的中华文化热持续升温,中华文化“走出去”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机遇。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增强国际话语权,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还...

    王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述要

    2022-06-09

    文化遗产包罗万象且异彩纷呈,是古往今来人类创造出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作为整体,其本体结构与物质结构和非物质结构,这三者相互依存,难以割裂;作为本体,其包含了不同时代、流派和创造者的全...

    卢海栗:数字化传播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育活力

    2022-06-0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长河中通过世代相续、口传心授而形成的活态文化遗产,它以人为核心载体,映射人的美感体验和美学理想,展现人的品格修养与人生追求,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资源。在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华观庆:以非遗传承为抓手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2022-06-02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的优质资源,旅游是传播非遗的重要渠道,两者融合发展有着深厚...

    王福州:是时候建立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体系

    2022-05-30

    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依托文明探源,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文化遗产特别是非遗在文明探源中的作用不容低估。具有中国特色的文...

    马千里:非遗保护重在保护文化权利

    2022-05-19

    十几年来,由于国家重视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立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更加重视这项工作的社会效应,例如将其与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

    顾云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擦亮中华文明宝库“钥匙”

    2022-05-13

    马克思主义内容极其丰富而宏阔,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发展及运用过程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比如人民立场、物质统一性、科学实...

    葛玉清:让非遗在保护传承中绽放光彩

    2022-05-1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文化繁荣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

    豆海锋:高校非遗人才培养要处理好“本”与“末”的关系

    2022-04-26

    近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问题引发社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其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是文化基因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非遗保护专业的设立...

    贺云翱:地名管理中要高度重视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2022-04-25

    近日,国务院公布了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我国在法治化轨道上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地名管理的重要举措。《条例》中有多处内容涉及地名文化保护,强调地名管理本身就含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
    联系电话:010-68868488
    京ICP备202100489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513号
  • 微信公众号

  • 视频号

  • 微博